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研究 > 书刊编辑 >
黄丕烈与版本目录学

黄丕烈与版本目录学

时间:2020-10-20 11:09:42 来源:善本古籍 作者:范伟

黄丕烈与版本目录学

\

黄丕烈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为此,结合黄丕烈的版本目录学最初实践,论及其目录学思想,他创立的许多古籍整理方法,开辟了许多版本目录方法的先河,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1、黄丕烈其人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又字荛圃、荛翁等,号有抱守老人、荛圃主人、士礼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其室名有百宋一廛、学耕堂、县(悬)桥小隐、学圃堂等。乾隆五十三年(1788)黄丕烈二十六岁时考取南京举人。嘉庆六年(1801)三十九岁入都,后归故里。黄丕烈一生酷爱古本书,不仅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同时还校书。他的藏书斋室楼名极多,先是有学耕堂,以后又陆续有百宋一厘、土礼居、求占居、陶陶室、学山海居、读未见书斋等。黄丕烈好宋刻,所藏宋版多达百部,顾莼颜其室曰:“百宋一廛赋”,顾千里为作《百宋一廛赋》,并雅称黄为“佞宋主人”,黄丕烈欣然认可,且以自号,由此引起藏书史上无数趣闻轶事:先是海宁吴骞欲以“千元”敌黄丕烈之“百宋”,故名其斋为“千元十驾”,然犹以无足够宋刻本为遗憾,后吴氏觅得宋版“临安三志”百卷,遂镌“临安志百卷人家”一印以自慰。同时他还建荛圃,广招四方与其志同道合的名士,象钱大昕、段玉裁等,“相与谈讌其间。”黄丕烈读书不仅精纯,且以六经为根底,加以和同好商讨目录学家。尤其于目录学上的成就更为突出。

2、黄丕烈版本目录学思想

\

版本目录是古籍版本鉴定工作的总结和记录,是古籍整理成果的结晶。黄丕烈对于这种目录体例的确立和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黄丕烈非常重视版本目录的编撰。“藏书不可无目,且不可不载何代之刻、何时之钞,俾后人有所征信也。”可见黄丕烈业已把编撰目录当做了藏书家的责任,并认为编撰目录的目的在于“俾后人有所征信”。广搜异本,勤于校勘。每若获得一书,便日夜校雠,详细研索,认真订正。他说:“今人校书多据宋本,亦有高下之别。即如《说文》,汲古阁校刊据宋本,而钱君(景开)所据以校汲古阁本者又为麻沙本。是二本者,安知不有瑕瑜耶?金坛段君玉裁,为今之名儒,取钱君校本于宋本之谬者旁末之,诚为有识。然余将近时传本展阅,亦有一二可据,何必过信汲古阁之本而没有其善也。”这种择善以从的主张,正是其独见之处。黄丕烈精于鉴别,经其判明先后,甄别真伪,殆可不凿而定,因此他被洪亮吉举为清代“赏鉴”一派藏书家的代表人物,后世以此为特征的藏书家莫不奉黄为宗。如王欣夫先生评曰:“黄丕烈的流派,先有常熟之张,又分为瞿、杨、丁、陆四大藏书家。”而其余脉,更有缪荃孙、潘祖荫、莫友芝、叶昌炽、邓邦述等,影响纷延至今,甚至占有主导地位。所以黄丕烈的贡献已远远超出他的丰富收藏和精熟鉴赏力。校书三原则。黄丕烈从二十八岁开始校书,至终校的不下百数十种,成为校勘札记的有:《周礼札记》、《国语札记》、《战国策札记》、《山海经校勘记》、《伤寒总病论札记》等。为了把书校精,还制订了三条原则。第一,过临校记,即把各家对某书的校勘所得,集中在一起,以供参考;第二,严守家法。采取以“死校”为主的传统方法,兼之以“活校”;第三,借助他山。善于运用专家之长不己之短,经常请教名流学者为之校书,或共相参订。由此可见,黄丕烈于校勘工作,下过一番功夫,继承了先贤并加以发展。王大隆(1900-1966)辑《荛圃藏书题识续录跋》四卷杂著一卷,收录黄丕烈散记于各书中的题识,王氏学礼斋民国廿二年(1933)刊蓝印本。该书中记载“(黄丕烈)每得一书,必丹黄点勘,孜孜不倦,务为善本留真,以待后人之研讨,存古之功,自不可没。”此论实属公允。黄丕烈在长期读书、藏书、校书和刊书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鉴别古籍版本的经验与理论,这些都容纳在他撰的大量题跋、题识里。经其题跋的书,计有九百种以上。他说“识书之道,在广见博闻,所以多留重本”。黄荛圃题跋与众不同的最大特点是喜谈藏书授受源流和得书经过。余嘉锡讥之为“卖绢牙郎”,对这种风格持批评或贬责态度的人不少,认为他与骨董商、掠贩家无异。其实黄跋的这方面独特内容和风格还是有意义和价值的。黄跋不仅喜详述得书经过,而且还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心态,以及日常生活起居中的琐事,多一时兴到之语,尽管无规无矩,但读毕细想,终究还是围绕着书在谈。“古书原委,必借他书以证明之。”凡旧版模糊处,最忌以新版填补”。另外值得称道的,他还刻过《士礼居丛书》十九种,计一百九十四卷。其中宋本《郑氏周礼》、《仪礼》、天圣明道本《国语》、剡川姚氏本《国策》,皆为罕见之书。卷后所附札记,诠释音义,纠正谬误,尤为校勘学家所翘楚。黄丕烈在编制书录和撰写题跋方面的成就素为学者所重视。尤其所撰题跋,可谓独树一帜。

3、黄丕烈版本目录学实践活动

\

黄丕烈一生所编的目录有:《所见古书录》、《百宋一廛书录》、《求古居宋本书录》。此外还请顾广圻为作《百宋一廛赋》,而自为之注,即《百宋一廛赋注》,实际上也是一种版本目录。《所见古书录》是一部古籍善本书目录。它的收书范围,是黄丕烈所藏或所见、所知的所谓旧刻、旧抄。即他对当时社会上尚存的古籍善本书进行一番全面的整理。该书分正编和附编。正编收录黄丕烈所藏之书,附编收录他所见所知之书。正编每书之下都有提要,附编没有提要,只记录简单的版本事项。提要的内容完全是古书版本情况和历史源流的描述。该书首先根据版本情况分类,以“宋本”、“元本”、“毛抄”、“旧抄”、“杂旧刻”为一级类目,其下才各以经、史、子、集的顺序排列。这是一种最典型的版本目录,体现了黄丕烈对版本在目录中地位的高度重视。《百宋一廛书录》,《百宋一廛书录》始撰于嘉庆七年(1302),成于八年(1803),其首次刊刻,是在民国初年,由吴兴藏书家张均衡收得残本,刻入《适园丛书》中。原收宋本书126部,现存残本著录宋本书共112部,较《百宋一廛书录》中所著录宋本只少10余种,但著录内容却远较之详尽。该书收入经部17种,史部23种,子部28种,集部44种,共有112种。黄丕烈认为“每流览诸家书目,以求古书源流,如述古、汲古最为珍秘,然其中亦不能尽载宋刻。即《延年宋版书目》,亦以宋先之,其后亦不无兼收并蓄也。”所以,《百宋一廛书录》是第一部专收宋版本的私人藏书目录。其体例是:每条著录,首列书名为一行。而后提行,一方面从版本的形式体制上加以描述,如,刊时、刊地、刊者、卷数、行格、全缺存佚、纸张、墨色,以及字体等等;另方面从收藏的源流、批校的实情加以叙述,如藏家姓名、钤盖印章,校勘情况,购书时价以及评论意见等等。《百宋一廛赋注》,嘉庆九年(1804)顾广圻应邀为黄丕烈作《百宋一廛赋》,黄丕烈为之作注。其序云:“予以嘉庆壬戌迁居县桥,构专室,贮所有宋椠本书,名之曰百宋一廛,请居士撰此赋,既成,辄为之下注。多陈宋椠之源流,遂略鸿文之诂训,博雅君子,幸无讥焉。”《百宋一廛赋》实际上是一篇捍卫版本学存在价值的文章,而黄丕烈的《百宋一廛赋注》则是一部既有小序又有提要的专载宋版书的版本目录。其注文附于《赋》中各段相关赋文之下,既是对赋文的注释,又是对图书的著录:首先指明为何本何书,然后记每半叶几行,大若干字,小若干字,卷帙之完缺,文字内容准确与否,版刻是否精良,历史源流如何,完全是一个标准的目录提要。日本学者长泽规矩在其《中国版本目录学书籍解题》中称黄丕烈此书“自作细注,记各书之流行、行款、存佚……可以藏书志观之”。该书著录了122种宋版书,比现存《百宋一廛书录》多出十种。去除重本,也还有109种。《求古居宋本书录》,黄丕烈于嘉庆十七年(1812)编成《求古居宋本书录》一书。黄丕烈自题云“《百宋一廛赋》后所收俱登此目,内有《赋》载而已,易出者兹目不列。壬申季冬夏翁记。”所以此书目与《百宋一廛书录》合起来,就比较完整地反映了黄丕烈收藏宋本书的基本情况。《求古居宋本书录》收宋书186部,比《百宋一廛赋注》多出64部。由此可见,黄丕烈自乾隆五十七年(1792)开始收藏第一部宋版书《大戴礼记》至嘉庆十七年(1812)编此目止,其间共经历30年,收藏宋版书前后达200部。

4、结语

\

黄丕烈作为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他刻印的《周礼》、《国语》、《战国策》、《舆地广记》、《论语音义》、《孟子音义》等书在学术研究上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他的《札记》、《校录》的学术价值尤高。钱大昕、段玉裁等称其所刻书“可矫近世轻改古书之弊”。所刻之书收入《士礼居黄氏丛书》。黄丕烈目录学思想与实践活动但在学术上仍有较高价值。集中反映了黄丕烈的版本学研究方法、观点及理论。比如他判断、鉴别版本的方法,对宋元旧刻的总体认识,对明刻本、批校本价值的探讨,对重本、异本的重视,对稀见古籍的搜访、利用,都具有无可争辨的学术意义。跋对藏书源流的详细叙述,不仅留下了许多藏书史上的资料,而且还从商品流通的社会经济领域,为我们研究清代藏书史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姚伯岳.黄丕烈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余嘉锡.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杨荫深.中国学术家列传[M].上海:上海书店,1996.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