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天地 > 学术论著 >
通向琴艺的最高境界

通向琴艺的最高境界

时间:2020-11-02 09:59:49 来源:七弦古琴网 作者:胡思琴

通向琴艺的最高境界

 

\

张大夏《桐阴抚琴图

 

 

 

——《古琴名曲解说》自序

 

 

在传统的文人艺术领域,“境界”不仅是评判一部作品高下的核心标准,更是衡量一个艺人总体艺术水平的圭臬。一部作品,若无一定境界之体现,即使技法运用再纯熟,也只能算作泛泛之作。而一名艺人,若无崇高的艺术境界,终其身只能是一名艺匠而已,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对境界的无上追求是历代文人艺术的最高目标。

 

 

“境界”如此重要,作为文人艺术之首的古琴既然也不例外,一直为历代的琴人们所推崇。比如古琴虞山派所宗的“清、微、淡、远”就是一种境界的追求。《琴声十六法》与《谿山琴况》中,部分举例也是对弹琴境界的揭示。弹琴若无境界,那只能流为俗品,非君子之乐,更与雅乐精神相去甚远。

 

 

那么什么叫做境界?从文化层面来说,“境界”可以理解为个人对宇宙人生领悟的深度,或曰对现实人生超越的高度。境界越高,其人看到的宇宙越广大,对现实物质的依赖越少。这种境界若投射到艺术创作上,即形成了此人的艺术境界。境界越高,其创作的方法越简单,作品越纯净,内涵越广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部作品的境界与通常所说的意境并非完全是一回事,虽然二者词意有时会重合。意境多是物质层面的呈现,是形而下的,具象的;而境界却是精神层面的体现,是形而上的,抽象的。

 

 

明白于此,我们就会对古琴演奏有一个更高维度的认识。对琴曲境界的领悟与诠释,对演奏境界的追求,才是古琴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失去这两点,古琴将会丧失其文化属性,沦为街头性的大众娱乐。既然如此,什么才是琴艺的最高境界呢?如果按照传统文化的标准来说,通道才是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传统文人艺术所共同追求的理想之境。唯有与道相通,才能知晓琴艺之本源,达至善、至真之美境,所以历来才有琴道一说。

 

 

然而当今之世,人们对传统道的文化内涵已经相当陌生了。什么是琴道,我们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去探求。古代的先贤们曾留下三个关于最高音乐境界的描述,一个是“尽善尽美”,一个是“至乐无怨”,还有一个是“天地同和”。古琴的演奏若能达此三种境界,已是完全超越于现实层面的自由无碍之境。其人抚琴,必是得心应手,俯仰自如,幽微深远,通于大道。

 

 

当然这种道境对于现代一个普通的琴人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演奏境界。但诗云“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笔者看来,若无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琴艺是无法真正获得提升的,因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取法乎中、下,就只能与市井街唱之类同流了。那些弹琴无所谓取法者,只有琴技,没有琴艺,其琴声与敲瓦叩釜又有何异。

 

 

道境虽不易企及,但并非无迹可寻,除了需要正确的方法之外,还需要有持久的恒心与不变的痴心。欲达此琴艺之高境,在笔者看来,须从生命境界、审美境界、技术境界这三个方面来作全面的涵养与提升。这三种境界缺一不可,且互相印证、交融,琴友们若心有所属,须用心领会:

 

 

\

吴琴木《闲亭望月

 

 

 

 

一、生命境界

 

 

所谓生命境界,即是个人对生命认知的高度,这也是一切艺道之根本。艺术的本身就是展现生命的律动与内涵,一个人的艺术境界就是其生命境界的体现。对生命认知肤浅或平庸的人,在名利圈中熏染的人,不可能搞出高境界的作品。而胸怀坦荡、约己利他之人,对宇宙生命有着深刻理解、敬畏之人,其作品自然纯净、高雅,闪耀着生命的灵光。

 

 

要想提高生命的境界,就是熟读传统文化的经典,认真践行之。因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即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如何理解生命、看待生命,生命与宇宙、社会的关系。儒家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说:先天之真我本自天上,回归本源才是来世之初衷。吾人若能明白这些朴素价值的真谛,自然通晓生命之因由与意义,如此内心才会从世俗的纷扰中超脱出来,回归本性的善良。

 

 

二、审美境界

 

 

美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展现方式,而审美则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一种基本能力,人人都有,只是大小与侧重点不同。从星系旋转的和谐到野花洋溢的芬芳,通过审美,人类能领略造物主的无上智慧。人类的审美能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口味审美,二是品位审美,三是境界审美。口味是最低级的审美,只是停留在物质感官层面。品位则是高一层次的审美,兼具物质与精神层面。而境界才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是精神与灵性层面上对美的理解与观照。

 

 

艺术是以美的方式来表现生命,艺人审美水平的高下,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的完美与否。若从事高雅的艺术,艺人仅具有低层次的审美是不够的。作为文人艺术的古琴,其人若无一定的审美境界,对那些宏、深、高、旷的琴曲境界是无能为力的。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除了天份之外,后天的陶养至关重要。需要从人类的高雅艺术中广泛的汲取与浸染,需要从诗学、美学、哲学中寻找审美的灵性源泉。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拈花微笑,言有尽而意无穷。

 

 

\

张大千《湖山在望

 

 

 

 

三、技术境界

 

 

技术也有境界吗?是的。人类的各种技术上升到一定层面,都有一定的境界,而非是单纯的动作复制或思维运算,古人称之为“感而遂通”。古琴演奏亦然,历代对弹琴要求做到三合:指与弦合、心与手合、意与神合,这就是相当高的技术境界。这种技术境界是在技术娴熟的基础上,将弦、手、心、意、神完全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的。笔者称之为化境:心化于手,手化于弦,弦合为意,意化为神。

 

 

技术要想上升到境界层面,琴人们需要对一些高级的琴曲作大量的练习。这种练习并非简单的肢体动作重复,而是用心去感受琴曲、理解琴曲,认真对待每一个音,每一乐句,体会其在音乐中的作用。当你真正能融入曲中时,你会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生命,每一个音都是活的,都会与你沟通。这时你将徜徉在琴曲的空间里,品味生命的悲喜。如此练琴,久而则化,你的琴音才会如流水一样当止则止,当行则行。你的音乐也会如生命一样自然的呼吸、吟咏。这时你已经忘记了技术,琴不过是你心灵的延伸,人琴化为一体。

 

 

当我们集这三种境界于一身时,琴艺自然水到渠成,琴在手里将化作一件会心的灵物。她能让我们在琴曲的世界里作如意之表达,自在之优游,静默之观照,完美之诠释。如此抚琴,纵不通道,亦足以超尘拔俗,离忧近道。此时的琴音已不仅仅是音响的振动,更是生命的展现。古琴亦为我们开启了一道时空之门,带领我们进入更为广大的生命空间……

 

 

胡思琴

2020年10月25日于合肥

 

 

 

 

\

胡思琴,安徽合肥人。幼慕雅道、好书爱乐,长而喜读经典、多方涉猎,博采众芳、以养素志。游心于千载之下,流连于翰墨之间。虽居市井一隅,长以山林为念。闲来吟咏春秋、醉意古典,以翰墨写心、诗词养性,于音乐尤为属意。早年用功于笛、簘,后潜修西乐十余载。然数艺之中,最喜古琴之幽静深远、道通天地。曾随诸城派宗师刘赤城先生习琴,后又受教于当代名家龚一先生。二十年来用功不辍、操习不倦,复留意诸家、浸淫古谱。自以恢复中华传统琴道精神为己任,于闲时开舘授徒,传习古琴技艺,兼从事古琴音乐的创作与教学研究。愿结交同道,为古琴艺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