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古今中外 > 极目古今 >
一键知晓中国各时期佛造像特点

一键知晓中国各时期佛造像特点

时间:2020-08-31 15:41:04 来源: 旃檀精舍 作者:繁花似锦了

一键知晓中国各时期佛造像特点


佛像雕塑是雕刻艺术种类的其中一种,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一种。最早期的佛像雕塑多见于石雕石刻,后来铜佛像雕塑开始出现,铜佛像大多形体较小而精致,便以携带供奉于佛寺和信众家中佛龛,或纳藏于佛塔地宫之中,从古流传至今,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佛教诞生约三四百年后,中华祖先经西域将佛引进中土,至今已经有两千载。中国的佛教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日常言语之中。佛教教义中因果、因缘、追寻极乐世界的思想,同传统的儒、道思想一样,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

佛教造像艺术升温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据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佛造像被毁坏的很多,所以流传下来的佛造像艺术价值大都非常高。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


\

哈佛博物馆所藏所藏十六国金铜坐佛


\

十六国时期鎏金佛坐


\

十六国铜鎏金菩萨立像 京都藤井友邻馆藏


\

一铺五尊禅定坐佛造像 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藏

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

北魏石雕佛坐像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

北魏鎏金佛像


\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北魏太和八年镀金青铜造像


\

大都会博物馆藏北魏铜鎏金佛立像


\\

北魏 永安二年 韩小华造弥勒像


\

巩县石窟北魏石雕佛像


\

北魏石雕思维菩萨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

云冈石窟北魏佛像

北魏
这一时期佛造像的发型、眼睛与十六国佛造像相同,变化在于面相方圆,略瘦,额头较宽;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尤其是其背光不再是同心圆,而是多呈莲瓣形;头光多为圆形,外面有一圈莲花瓣。


\

北齐彩绘石雕一佛二菩萨像 弗利尔美术馆藏


\

东京博物馆藏北齐石雕菩萨立像


\

北齐金铜佛立像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藏


\

北齐石雕交脚弥勒佛像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

青州北齐思维菩萨像

 

\

青州北齐佛立像


\

青州北齐观音立像


\

北齐南响堂山石窟菩萨头像


\

北齐响堂山佛像 大英博物馆藏

北齐
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越来越“胖”了,五官线条日渐柔和,头部肉髻出现了浅雕式的螺型发纹。虽然脸部越来越胖,但是佛像身材还是非常修长的,肩宽腰细,但绝不是现代人喜欢的“倒三角”体型,而是整体看起来呈圆筒型,因为造像上身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从侧面看,造像的腹部略向前凸起。

\

波士顿博物馆藏隋代石雕观音立像


\

隋代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上海博物馆藏


\

铜阿弥陀佛三尊像 上海博物馆藏


\

麦积山隋代西方三圣大像


\

隋代开皇5年阿弥陀佛大理石像 大英博物馆藏

\

隋代邴法敬造像碑


\

隋开皇十三年范氏金铜阿弥陀佛造像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

西安碑林藏隋代持宝瓶菩萨立像

\

敦煌莫高窟隋代彩塑佛像
到了隋代,佛造像已经相当“胖”了: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这一时期佛造像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身材粗壮,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与后代的造像相比,缺少飘逸的动态美。此时的佛造像头顶肉髻已经全是螺纹发,菩萨多戴花冠。


\

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

上海博物馆藏珍品唐代菩萨鎏金铜像


\

唐代诸尊佛龛 日本金刚峰寺藏


\

唐代石雕四天王像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

西安碑林藏唐代菩萨残像


\

龙门卢舍那大佛


\

安国寺唐代石雕菩萨残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

菩萨半跏像铜质通体鎏金 现藏美国费城美术馆


\

唐代彩繪漆金夾紵阿彌陀佛像 大都会博物馆藏


\

唐代 辩积菩萨石造像 荥阳大海寺出土


\

五台山南禅寺唐代彩塑天王像


\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唐代石雕观音菩萨立像

 

\

邢台崇光寺出土唐代石雕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

唐代 天龙山十七窟菩萨坐像


\

敦煌130窟唐代大佛 

 

\

敦煌45窟唐代阿难像


\

敦煌45窟唐代菩萨像


这是佛造像水平最完美的时期,洛阳人对此应该印象深刻,因为卢舍那大佛就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此时的佛造像,面相丰满,发型除了螺纹式,又发展出水波式,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造像的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有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而且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感。佛像的衣饰也越来越多样化,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就像台布一样。佛像的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如果鎏金,则鎏金泛红,这也是当时特有的。

\

安岳石刻北宋“紫竹观音”

\
 

北宋木雕旃檀佛像 京都清凉寺藏


\

宋代木雕彩绘观音坐像


\

荷兰国立博物馆藏宋代木雕水月观音像,戴润斋旧藏


\

南宋木雕菩萨坐像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收藏


\

陕西钟山石窟宋代造像


\

大足石刻宋代造像


\

温州白象塔出土菩萨立像  温州博物馆藏


\

长子法兴寺宋代彩塑菩萨像


\

南宋干漆夹纻罗汉像首


\

宋代铜水月观音造像


\

麦积山石窟宋代佛像


因为理学的兴起,人们印象中宋代是一个古板的朝代,实际上,宋代是富于个性的时代,这在造像上反映明显。宋代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但头顶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其人物形体刻画完美,姿态随意活泼。辽金 此时,北方辽金的佛造像与宋有所不同,表现为:两肩宽厚,体态丰满厚实,上身偏长,下身略短。菩萨像多头戴高冠或三叶形宝冠,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上身袒露,项挂璎珞,帔帛绕肘;下身着裙,线条流畅,衣饰飘洒自然。北方佛造像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莲口向上),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莲口向下);这时的佛像台座则开始流行方形。金代佛像身躯更壮,肩宽胸阔,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

韩城普照元代佛像


\

元代夹贮干漆罗汉像


\

元代湖田窑观音像

\
\

杭州飞来峰元代造像


\

元代木雕水月观音像


\

元至正元年石浮雕佛坐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元至元十九年木雕观音立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元金铜水月观音坐像 原为北京护国寺旧藏 现藏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

居庸关云台元代浮雕
 

元代地域辽阔,佛像深受印度及藏传佛教的影响: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佛像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菩萨蜂腰长身,姿态妩媚,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

明代洪武年间鎏金铜弥勒佛立像


\

双林寺‌千佛殿明代韦陀像


\

双林寺菩萨殿明代千手观音菩萨


\

明代彩绘木雕 罗汉像


\

明代漆金木雕彩绘韦驮像


\

明代彩绘木雕狮吼观音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

明 木雕释迦牟尼座像

\

 

明宫廷风格木胎髹漆金释迦牟尼成道像


\

明代阿弥陀佛像


\

明代鎏金铜铸骑狮文殊像
这一时期佛像又回到传统审美中: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佛造像的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其最大的特征是:宝冠叶片呈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仰俯莲座,莲瓣宽肥;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这些都是明代佛造像独有的特征。

\

隰县小西天清初彩塑佛像
清早期 木胎漆金药师佛

\

清代孔雀石雕塑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清代的佛造像,工艺已经登峰造极,五官、身材比例、衣着、衣纹、饰品,就讲究一个“精致”。其特点在于:佛造像多穿汉服;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其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