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3-08-14 15:12:38 来源:西湖l艺术 作者:
《毛公鼎》的前世今生
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陕西周原地区(今岐山县一带)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土时,意外挖掘出了毛公鼎。北京永和斋古董商苏兆年、苏亿年兄弟闻讯而来,以白银三百两购得。但是在运输的时候,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止,买卖没有做成。
古董商以重金行贿当地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毛公鼎最后被运到县府,被古董商悄悄运走,秘藏于西安。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便把鼎内铭文慕绘成双勾图,寄给浙江嘉兴名士徐同柏,写了《周毛公鼎考释》文章。
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手中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毛公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
陈介祺病故后,其孙陈孝笙于宣统二年(1910年)以万两白银将毛公鼎转卖给两江总督端方,后来端方被清政府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此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胜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5万美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
▲叶恭绰(1881年~1968年),擅书法、绘画。
曾将所藏典籍、书画、文物尽献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地博物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则藏在上海寓所未能带走。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购得此鼎,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美国人和日本人两次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把它托付给你,不得变卖,不得典质,更不能让它出国,有朝一日,可以献给国家”。
之后叶公超被日本军方逼问时坚持不供出毛公鼎的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秘密携带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辗转将鼎运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而将鼎典押給银行,被巨商陈詠仁出资赎出,使毛公鼎不至于流浪他乡。1946年陈詠仁将此鼎捐献给国民政府,次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於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
1948年,大量故宫珍贵文物迁至台湾,毛公鼎亦在其中。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建成,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
毛公鼎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腹内铸有32行、共500余字铭文(有497字、499字、500字三种说法),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是西周晚期一篇完整的册命书。
▲毛公鼎腹内铭文 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中提到周宣王(前828年-前782年)在位初期,想要振兴朝政,遂命叔父毛公瘖(有一说是毛公歆)处理国家大小事务,又命毛公一族担任禁卫军,保卫王家,并赐酒食、輿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于是铸鼎纪事,由子孙永宝永享。
毛公鼎铭文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歆,余唯肇经先王命,命汝辥我邦,我家内外,憃于小大政,甹朕立,虩许上下若否。宁四方死母童,祭一人才立,引唯乃智,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拥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邵皇天,緟恪大命,康能四国,俗我弗作先王忧。
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蓺小大楚赋,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廼唯是丧我国,历自今,出入专命于外,厥非先告歆,父歆舍命,母又敢专命于外。王曰:父歆,今余唯緟先王命,命汝亟一方,弘我邦我家,毋顀于政,勿雝建庶口。母敢龏槖,龏槖乃侮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敢湛于酒,汝母敢坠在乃服,恪夙夕,敬念王畏不赐。女母弗帅用先王作明刑,俗女弗以乃辟圅于囏。
王曰:父歆,已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君,命女摄司公族,雩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雩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取专卅寽,赐汝秬鬯一卣,裸圭瓒宝,朱市,悤黄,玉环,玉瑹金车,绎较,朱嚣弘斩,虎冟熏裹,右厄,画鞴,画輴,金甬,错衡,金童,金豙,涑燢,金簟笰,鱼箙,马四匹,攸勒,金口,金膺,朱旂二铃,易汝兹关,用岁于政,毛公对歆天子皇休,用作尊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这篇铭文是一份完整的“册命”,文辞典雅,可以和《尚书》相媲美。铭文首先追述了周初文、 武二王开国时君臣相得的清平盛世,接着指出现时国家的形势并不宁静,遂宣布册命毛公以治理邦国内外及周天子家室内外的重任,并授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
又规定凡未经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以预告臣工不予执行。继而告诫并且勉励毛公不要怠惰,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鱼肉鳏寡,要忠心辅佐王室。最后为确立毛公的权威,重赏毛公以仪仗、车马、兵器等器物。毛公对此感恩戴德,铸鼎以纪,还要子子孙孙永远宝之。
这篇铭文既记载了西周社会的情况,又表明宣王委以毛公重要官职。另外,铭文既讲天命又讲德治,这也充分体现了西周统治者的思想体系, 因而它对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毛公鼎腹内500字的册命文训,文辞华美,且古奧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不仅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器型优美,各个元素充满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通高近53.8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腹深27.8厘米,口径47.9 厘米,腹围145厘米,腹呈半球状。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这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
此外,毛公鼎腹内的铭文也是书法典范,代表了金文中的最高等级。
毛公鼎铸造精良,500字铭文皇皇巨制,蔚为壮观,气势宏伟,书法结体庄重,笔法端严,线条的质感饱满丰腴,圆而厚,是一篇金文书法的典范,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以至于出土以来,清末书法家们无不为之倾倒。
▲毛公鼎腹内铭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书家李瑞清评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尤儒生不读《尚书》也。秦篆近隶,汉篆实分,故篆舍同末由。而盂鼎之直质,克鼎之宽博,散盘之英骜,齐候罍之变化,若佩琚鸣玉,穆雍趋跑,则断推此鼎矣”。
郭沫若亦认为毛公鼎:“铭全体气势颇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此于宣王之时为宜”。
如若奉为周代篆书之正宗典范,毛公鼎当仁不让。
▲毛公鼎书法拓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