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国粹 > 国学典籍 >
庄子《齐物论》美学思想探微

庄子《齐物论》美学思想探微

时间:2022-02-28 13:37:28 来源:善本古籍 作者:肖朗

庄子《齐物论》美学思想探微

\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并非一种主客二分对立的思维模式,而是主张放弃个人思想和知识,顺其自然,随物而游,这是主客二分之前的物我之本性,也是二者共同的自由。

\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庄子《齐物论》)

\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吾丧我”、“似丧其耦”、“天籁”。丧我,即去除成心、成见,扬弃我执,破除主体,打破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庄子讲的心斋坐忘、澡雪精神,老子讲的涤除玄览、绝圣弃智之意。老庄此意和胡塞尔现象学对主体的悬置有些相似,学术界对此已经做过探讨。不同之处是,胡塞尔对自我悬置的同时也悬置了对象,最终是要回到纯粹意识;庄子是清除了自我,但不悬置物,而是通过物我合一,最终同于大道。物我合一便是文中所谓的“似丧其耦”,耦作偶,有物我对立、灵肉对立之意,文中颜成子游看到南郭子綦“似丧其耦”,便是指南郭子綦忘我与物、灵与肉之相对,意指精神活动超越于匹对的关系而达到独立自由的境界,也就回到物我对立之前的事物之本来面目了。这也正是西方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尔所追求的目标,即回到主客二分之前的更本源的存在,在这里,人和物在本源上是亲近的,是一种审美和诗意的状态。
与此相关,庄子对语言也进行过思考,提出了寓言、重言、卮言三种不同的语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天下》)只有卮言是突破时空界限、主客二分和个体对象化的语言。刘成纪在《道禅语言观及中国诗性精神之诞生》中指出:寓言和重言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去拓展对象,但由于已经成为人化的或被人的知觉建构的对象,所以它依然不能言说对象本身。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更具超越性的语言的出现就显得必然。庄子把这种语言称为“卮言”。
在庄子这里,我们能听到现实中这样那样的声音,但是唯独听不到声音本身,传统的思维方式是要通过现象认识本质,这个本质往往是我们通过抽象思维所形成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反过来会影响并决定着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构成我们与事物之间的一道屏障,蒙蔽了事物的自在存在。《齐物论》的天籁,并非理性思辨,而是声音自身的显现,因为它是纯粹声音本身,是“和以天倪”,所以也是最美的声音,以至于现在我们将日常语言中最美的声音便称为天籁之音。
庄子在《齐物论》中接着提出“成心”和“莫若以明”,说明各种对象化思维导致的争执和偏见。“成心”即自己的偏执之心,心存是非便会引发无数主观是是非非的争执,所以庄子说人总是心存各种是非之心,而不如“莫若以明”,庄子在后面的文本中连续提到“莫若以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在各种是非争辩中,真正的道和言都被遮蔽了,二者变成了是非争斗的片面认识和虚矫之言,而不如跳出是非之辩,用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本然的样子。庄子说:“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圣人可以放弃成见,而观照事物的本然。用西方现象学的说法,就是放弃个人意见和成见,而要获得洞见,也就是去观照事情本身。这一点在审美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审美就是直接观照美的现象本身。庄子以镜子比喻人的心灵:“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意指对外物的观照如同镜子,如其本来面目显示事物的本性,这样才能窥见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天地之大美。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庄子通过破除成心来否定那种对象化、概念化的认识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认识方式:“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齐物论》)强调的是万事万物并不需要一个一个地去认识,那肯定是认识不完的,而是以“顺”为基本原则,和以天倪,忘年忘义。就是在不干预、不控制客体的前提下,因循其自然整体的运动,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与万物不分彼此了,便是更高层次的认识了,便可以“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即遨游于无穷的境遇,并能够寄寓于无穷的境遇了,游乎天下之一气,也就是庄子的逍遥游,佛家讲的得大自在。
反过来,这种自由又将人与存在者整体联系了起来。“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所以圣人不走一般的认知之路,而观照事物的本然,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表现在美学思想上,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庄子这里的大美,是没有主客二分的,天人一体的美,人顺应天地的本性才能领会到这种始源的天地之大美。如果人只是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追问美,则是割裂了这种天地之大美了。因此,庄子要求获得一种对于物诗意的态度,“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大宗师》)是人在世界中和万物一起游戏,人和物的共同生成,宇宙和人生混为一体。在此,美感不会固定在某个对象,而是永远“御风而行”。
在中国艺术创作中,一朵小花、一条小鱼,都要以小见大,展现生命本身的圆融具足和宇宙的勃勃生机。注重天地之不可分别、浑然天成、生机无限之大美,这正是中国美学之根本特性所在。《齐物论》末尾是大家熟悉的庄周梦蝶的故事,这个寓言深刻揭示出了人与物同一,人物化,物人化,最后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也彻底泯灭了主体客体和思想认识的分别和界限。(肖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