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国粹 > 国粹雅风 >
中国画的灵魂——意境

中国画的灵魂——意境

时间:2021-09-28 10:33:10 来源:国画通鉴 作者:

中国画的灵魂——意境

 \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其中的“画中有诗”,
可谓是意境在艺术中的最好呈现!
 
每幅中国画都有其艺术性,而艺术性中的灵魂就是要体现出意境美。因此,探究中国画的意境美具有现实意义。

\

禅僧画家 牧溪《莲鸟图》

中国画强调的“意境”,实际上是禅宗极大地推动社会审美层次发展的结果,“意境”和“禅境”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
 
何为“禅境”?正如青原惟信禅师所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之时,有个入口,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这种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状态,便是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生成的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禅境产生的三个阶段。

 

【五代】

\

荆浩 《雪景山水图》
把意境说得最精辟的,要推五代时期邺都青莲寺僧大愚向荆浩索画的诗了:

六幅故牢建,知君笔意踪;不求干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磐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借墨烟浓。

\

荆浩《 匡庐图 》


荆浩画好画后也做了一诗回答他: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烟清。崖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可空情。
图片
荆浩 《山水中堂》
这首诗的含义却不同了,它的意思是偏重笔情墨趣一方面的。可知有了意境也需要笔墨来表现和加工。没有笔墨的情趣,尽管你有好的意境也很难具有逗人爱恋的魅力。
 
【唐代】
 

\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
 
在中唐,王维用破墨表现山水,追求一种幽静、淡泊、空寂、玄远的意境,后被推崇为“文人画鼻祖”。他对中国画的意境追求立足于诗画的结合上,以诗入画。他的诗画之境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禅宗之境”。

\

《辋川图》

\\\

\

王维《雪溪图》

【宋代】

到了宋代,王维的诗画结合在苏轼那里又进一步得到发挥。苏轼提倡天真自然,对画论的贡献很大。他与同时代的黄庭坚都和禅师交往甚密,其观点也与禅宗“本自天然不雕琢”的观点极为契合。

\

苏轼《枯木怪石图》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浩渺大江中漂来一叶扁舟,一人在船头垂钓,巧妙地以大片空白突出了江水的辽阔和钓者的悠闲。画中小舟与大江的对照,虚与实的衬托,使人感到一种“清空寥旷,烟波浩渺”的意境。

\

马远《寒江独钓》
马远的其他山水画,同样也无不在将中国画的意境表现到底。

\

马远《踏歌图》

\

马远《对月图》

\

马远《松月图》

\

马远《举杯玩月图》

\\

马远《梅花书屋》
宋代郭熙的“画是有形诗”和明代董其昌所谓画中词意等论说,尽管历来对意境从字面上有不同的解释,但从实际作品的分析和感受上来说,一般都是把意境指作具有空间境象。

\

郭熙《窠石平远图》

\

北宋 郭熙《早春图》
范宽深入山川,长居华山、终南山等山林之中,并对景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和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高峰。其山水画构图的复杂与高妙、意境的深远与神秘、山水的气魄与气势、通篇的气韵、用笔的古朴与骨气均达到了后人很难超越的境界。

\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

北宋 范宽《临流独坐图》

\

北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元代】

到了元代,以“元四家”为代表的重写心、写意,强调自我、超脱的画风,体现了另一种中国画意境。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有意识地融为一体,各具风貌,开创了一代新风,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

黄公望

\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 故宫博物院藏
元四家中,以黄公望年龄最长,并直接聆受赵孟頫的教导,又开始寄画以乐的门径,故列为四家之冠。

\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故宫博物院藏
一度曾以卖卜为生。后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红尘。长期浪迹山川,经常观察山水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

\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故宫博物院藏
擅于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吴镇

\

吴镇 溪山高隐图
吴镇性孤介,一生清贫,曾在村塾教书、并卖卜于武林等地。
 
但他博学多识,工书法,善草书,能诗文,绘画善水墨山水画,师法巨然,用长披麻皴,兼以斧劈,笔力劲爽,墨气淋漓,写出山川林木峥嵘繁茂之景,改变了巨然“淡墨轻岚”的风格。

\

元 吴镇 渔父图轴
他的画善用老笔湿墨,笔力雄劲,墨气沉厚,题咏诗文较多。画墨竹笔意豪宕,生意满纸;画古木、怪石挺劲有力。明清两代书画家均受他很大影响。

倪瓒

\

倪瓒《渔庄秋霁图》
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

\

倪瓒 《虞山林壑图》
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

\

倪瓒 《秋亭嘉树图》
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倪瓒崇尚淡逸的生活,由此形成了天真幽淡的画风。

王蒙

\

夏山高隐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元四家中最年轻者。于元朝末年曾入仕,后来弃官隐居于今浙江馀杭黄鹤山达30年,自号黄鹤山樵。

\

葛稚川移居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自幼受外祖父赵孟頫的影响,喜好绘画,后来得到黄公望的指教,又常与倪瓒等人切磋,对山水画有独到的创新,发明了解索皴画法,用解索皴和渴墨点苔,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为他的独到处。

【明、清】

\

清 四僧 禅意山水
“明四家”和“清四僧”等也都受到很大影响,因而,诗画结合的追求最终也成了文人画所追求的一个突出意境。

\

桃源胜境

\

文徵明 秋江饯别图 立轴

\

唐寅《落霞孤鹜》

\

仇英 山水
清“四僧”对于水墨诗境禅意的探究,将写意画融诗、书、印为一体,成为综合性意象艺术,使其在有限的笔墨中蕴藏着无限的精神含量,写意绘画以身心俱遗,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深刻体现了中国儒、释、道哲学的精华。

\

八大山人《荷花水鸟图》

\

弘仁《墨梅图》轴

\

清 髡残 《人物图页》

\

石涛 《罗汉百开册页》(部分)
清朝蒙古族画家、理论家布颜图所说的境界是:“因地成形,移步换影,千奇万状”。在他看来,意境也就是如何处理峰峦、岛屿、眉黛遥岭、巨浪洪涛、平溪浅濑、茂树浓阴、疏林淡影等等画面。

\

清 布颜图 《山口捕渔》
有的画家,即使在一幅画中,对于空间境象没有给以实际的描绘,却能使人引起间接的对境象丰富的联想,也能产生意境。如清代郑板桥所画的有些墨竹,虽然只有疏疏几枝,却叫人联想起一片雨后清新的境象。又如于非的“玉兰黄鹂”从那石青的底色上,会让人联想起广阔的境象,而有东方欲曙,黄莺相唤之感。

\

郑板桥《墨竹》

【近现代】

意境更多的表达方式在作品的空间上,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近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山水画。画中那层迭的雪山,茫茫的云海,碧绿的苍松,飞流的山泉,闪耀的红霞和初升的旭日,使人体会到有一种欣欣向上、气势雄壮的意境。

\

关山月、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
还有留白这一技法,在中国画的意境中也体现地淋漓尽致。齐白石画虾,虾透明,无水,满纸水汽淋漓;徐悲鸿画马,马蹄飞驰,满屏风的速度。这都是中国画留白的效果,说了,但不说透,任你去遐想。

\

齐白石 虾


\

徐悲鸿 马


\

吴作人 金鱼


\

吴冠中作品
中国画的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观念、理想和客观景物的融合。
 
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我们结合画家的个人经历,用心品味,这样才能进入画中世界,去感受画中所描绘的一景一物,去感受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去领略人生之奥妙,这也是中国画意境的魅力所在!
来源:哲学与艺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