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国粹 > 诗词曲赋 >
李亮之《盛景满目 古诗通幽》

李亮之《盛景满目 古诗通幽》

时间:2023-04-10 13:22:43 来源:李亮之 作者:李亮之

盛景满目 古诗通幽
  
山容海色谁能主?
想当年、潮生福港,万舟争渡。
往事悠悠留难住,胜景前朝熔铸。
叹百载、风流无数。
但以奇情挥彩笔,继耕烟、霜楮传幽愫。
休再道,七弦误。
——李亮之《贺新郎·赞常熟景》下片
 

\
十年前的山水清晖
故宫、上博珍藏王鉴、王翚及虞山派绘画精品展
澳门艺术博物馆
2013.09.05-2013.11.17
——图为清·王鉴青绿山水《仿赵文敏(孟頫)》
 

 
盛景满目古诗通幽
——“梦寻江南诗咏虞山”系列美篇之二
 
 \
六年前的山水清晖
虞山画派精品特展
常熟美术馆
2017年
       ——此乃常熟美术馆为纪念晚号“清晖老人”王翚逝世三百周年特展;因其受清康熙之命主绘《南巡图》,画成,御赐“山水清晖”匾额,声名益著。此语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
山水清晖展览现场
\
《康熙南巡图》(宫廷绘画)
设色绢本系列长卷(第七卷·苏州卷局部)
清·“清晖老人”王翚携弟子杨晋赴京赶制
 
(序)
七弦琴川一脉虞山
 
       梦寻江南。千年古城常熟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苏州相城,西连江阴、无锡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接壤,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之誉,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江南宝地,“常来常熟”。十年前常熟“菱花馆”作为上海金融学院人文艺术系“艺术金融管理”专升本班实习基地挂牌开张,每年接待一班,学术研讨、讲座交流、展览参观,精彩纷呈。乾隆皇帝七下江南,而余则七赴琴川,梦抚“七弦”(“琴川”为常熟别名,春秋时本地贤人言偃从孔子学弦歌礼乐之治荣归故里,遂有“弦歌故里”之誉,寓赞美常熟为弦歌礼乐之地之意,另因古代常熟城内有七条由南至北平行河道,像古琴七弦,故谓“琴川七弦”,参见后文详解)。虽因教学任务及时间关系匆匆而来、急急而去,至多在虞山脚下尚湖岸边集体留影,但心中一直藏着那“七弦琴川,一脉虞山”(古称乌目山、海隅山,因商末虞仲(仲雍)葬此得名,峰峦有三峰、锦峰、中峰、乌目峰、顶山等,林木苍郁,多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江南旅游胜地。现称“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诗咏虞山。本人喜诗,常晒诗、却难得赛诗:习撰如梦令小调,少填满江红、贺新郎之类的长调。七年前的今天,亦即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日,在菱花馆掌门人曹公度先生鼓动下,余草创三首贺新郎应征“诗咏虞山全国诗词大赛”并欣得苏州大学博导周秦教授指点,终入选二首并获优秀奖。初稿中的“赞常熟景”欲以面带点、把“常熟十八景”浓缩于词,多了多样景观,损了平仄格律,且有“流水账”之嫌;终稿以点带面、凸显词情诗意幽韵,真可谓“诗里江南,梦里湖甸”。
       春回江南,人游虞山;人在山中,山在心中。今年乃三年疫情过后首个“开放了的春天”,三月初春暖花开之时余从东海之滨、浦江之畔出发,与上海安亭师范老友雅聚并小住嘉定丰德园后携妻驱车沿长江南岸绕回太湖之渚无锡南泉老屋,顺道登高踏青虞山,一路徒步游经虞山城墙、维摩山庄、桂香园诸景点直至剑门,然后持一元坐游1路专车长驱直下言子小筑……有道是“梦想成真,诗境兑现”!
 
📖⛰️📖
\
《浮岚暖翠图》
设色纸本立轴
清·王鉴作南京博物院藏
       王鉴(1598年~1677年)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工画,董其昌亲授并示“学画唯多仿古人”,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而其笔下《虞山十八景》是早于王翚、吴榖祥之前的一次系统化、诗意化、视觉化“图解景释”。
\
《虞山十景图·拂水晴岩》
册页
清·王鉴作苏州博物馆藏
\
《虞山十景图· 吾谷枫林》
册页
清·王鉴作苏州博物馆藏
\
《虞山十景图·西城楼阁》
册页
清·王鉴作苏州博物馆藏
\
山容海色谁能主
想当年潮生福港万舟争渡
——拙词选句
《观潮图》
立轴纸本设色
谢寅作(年代不详)
       今人多知日本福山市、韩国釜山或者山东福山区。但在上世纪位于常熟西北境有个美好古镇——福山。以山而名,福山即殿山,其形似覆釜,本名覆釜山,又称釜山,后人取其谐音称“福山”。福山近邻长江,蔚然江海间,明代杨子器有诗云:“谁道仙家无蓬岛,尘海人言有福山”。此景天下独有,惜多在文革时代开采,又因沙洲涨积、江岸外移,这般仙境已不复存在。“福港观潮”为虞山十八景之一,由来已久。在上世纪中叶之前,福山、涛山等山丘濒临长江,处在长江下游江面最宽阔地带。涛山脚下惊涛拍岸,站在覆釜山(殿山)观潮亭上,东北方向远眺,水天一色,无边无垠,早在明代就留下了许多关于“福港观潮”的诗句:“水涨云根没,沙平海面开。故山回望杳,远艇涉波来。何处潮头发,涛声散地雷”……
\
身在绿海中……
——虞山公园导游指示牌
\
一城山水自在生活
——维摩山庄站台所示游1路一路所经各站景点
\
往事悠悠留难住胜景前朝熔铸
——拙词选句
 
(一)
余辉透雾禅意明心
 
       深入浅出,厚积薄发。七年前写罢《贺新郎·赞虞山景》(初稿题为“赞虞山派”),隔空对悟、对历代诗人咏虞山早有接触;七年之后脚踏实地、游毕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时光仿佛又一次回到千百年前的环境、语境乃至诗境,从山脚走到山腰、直至迈向山顶,从映山湖畔言子小筑途径虞山城门、公墓、维摩山庄和桂花园,直入剑门置身奇石奇峰之中、登剑阁览尚湖……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路遍地皆是景,恍若从今天回拨时钟穿越明清、回望宋元、溯源晋唐,邂逅各路雅士俊杰,拜读其小品大作……可叹满目琳琅堪暇接,历代皆怡遍呈诗。在编辑以拙诗为头绪的三篇美篇的同时,油然萌生趁机收集古人“诗咏虞山”数百首并予综述梳理之念。一如本篇题目所概言和慨言——盛景满目,古诗通幽也!
       始作俑者首推晋唐,这一时期、包括两宋,写虞山景的诗人多兼为出家僧人。而早在魏晋南北朝,别说“虞山十八景”、就连“八景”也无人见得、更无人提及,整个虞山地区因香火而远近闻名,故而几乎所有早期诗歌都与佛教禅宗活动乃至思想有关,确切地讲,与破山寺或曰兴福寺密切相关。比如支遁曾至常熟,创建双凤寺,工书法,著有《学道戒》、《道行旨归》等,他的《利城山居》(利城乃东晋初安置北方流民于海虞北境所设侨县,即今常熟福山一带)诗曰:“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长啸归林岭,潇沥任陶钧”。
       到了唐朝盛世,宫廷歌舞升平,而这里则香火更旺,虞山恍似一处不食人间烟火之仙境。而常建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成为千古名诗乃至绝唱:“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和《第三峰》诗句:“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孤辉上烟雾,余影明心胸”多对联句,读来风格清新,旨趣深远;再读“秋风落叶满空山”(唐·皎然《秋晚宿破山寺》),“蔓草缘空壁,悲风起古台”(唐·皎然《破山》)诗句,破山确以“空山”、“空壁”知名;而“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烟开分岳色,雨霁减泉声”(唐·常达《破山山居八咏》)以及“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唐·吴融《送僧归破山寺》)诸诗联与闲寂景致描述中禅意、归隐意依然悠哉、如故犹在。借用常建五言诗句而成四言,便是本节小题——余辉透雾,禅意明心!
 
⛰️
\
  《罗浮山樵图》
设色纸本立轴
清·王翚1692年作
(“山水清晖”展品)
       王翚画风山峦重迭,危岩险峻,丛林茂密,松绕寺门,瀑布折迭,笔墨纯熟,华滋苍润……
\
《孟浩然武陵泛舟诗意图轴》
清·顾昉作南京博物院藏
(“山水清晖”展品)
\
《秋庭读书图》
册页
清·彭睿作常熟博物馆藏
(“山水清晖”展品)
 
《利城山居》
晋·支遁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自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屈,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沥任陶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三峰》
唐·常建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孤辉上烟雾,余影明心胸。
愿与黄麒麟,欲飞而莫从。
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蛩。
寻空静余响,袅袅云溪钟。
 
《秋晚宿破山寺》
唐·皎然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殿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破山》
唐·皎然
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蔓草缘空壁,悲风起古台。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破山山居八咏》
唐·常达
(其一)
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
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
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
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其二)
晚望立虚庭,心心见祖情。
烟开分岳色,雨霁减泉声。
远树猿长啸,层岩日乍明。
更堪论的旨,林下笋新生。
 
《送僧归破山寺》
唐·吴融
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
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
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
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
 
📖
\
辛峰夕阳/辛峰亭
       从虞山公园映山湖爬坡而上,拐两个弯即首先看到著名虞山十八景“辛峰夕阳”所在地——辛峰亭(旧名望湖、极目、达观亭)。曹大铁在《重修虞山辛峰亭记》中写道:“虞山胜景之来游者,必首登斯亭,踵相接也……”若能聆听到清朝人写的这首《辛峰亭歌》,那就更有味道了:
《辛峰亭歌》
清·曹家达
叶生德恭好龙客,夜上西城看太白。
星芒直落辛峰亭,宝气深埋剑花碧。
当年老蛟发嵚岑,大小六子喷毒霪。
风雷拔森海鬼啸,平地一泻洪涛深。
子羽无人佽飞死,群妖夜吼怒不止。
\
虞山门下
       继续前行,便“宾”临城下、走到“西城楼阁”景点——虞山门,正好可以喝一口水、歇歇脚……
\
城垣遗址
       驻足看看周边景色及新修城墙和城垣遗址并吟起诗词来
\
日破山中雾
(以下为拙词《贺新郎·赞常熟景》选句)
\
看西城光辉楼阁
\
矫龙横竖……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
       在此容我跳跃性发散思维一下、蒙太奇剪辑到最后登顶的“剑门景区”内所见之“藏海寺”景象,以便图文对应、表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虞山素以寺庙闻名遐迩的意思(此首句及以下均为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化整为零”、然而却吟咏千年不厌的诗句)。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
\
山光悦鸟性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
       与寺庙围墙相对的壁画虽然画得很俗气,但足可体现常建那句“山光悦鸟性”的诗意。
\
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
       与对墙“世俗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阿弥陀佛”四个大字,也正因寺庙整修进不去,闭目念叨、冥想那句“潭影空人心”,不仅有诗意、更有禅意!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
       寺院门前寂寂斜躺着的石刻纹样“藏海纳云”,此时此地无声无色胜过有声有色也!
 
(二)
境显空灵诗吐幽香
 
       至宋元时期,“虞山诗”仍显空灵,但多了几分幽香乃至山水幽情。如“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宋·李湛《乌目山五题·兴福寺》);“鸟声山路静,花影寺门深。楼阁庄严界,池塘清净心”(宋·真山民《兴福寺》);“涧泉走鸾车,松桂拥石楼”(宋·苏舜钦《顶山破山》);“我师仁智心,爱兹山水音”(宋·范仲淹《留题常熟顶山僧舍》);“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宋·刘拯《中峰》)。同样是题破山寺,李光这样写:“风生殿阁原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陈与义如是说:“羸马暂来还竟去,流莺多处最难忘”,而王伯广专写“顶山栗”(常熟顶山产,因个小香软而称“麝香囊”):“谁知麝香囊,可居天下最”。
       对比起来看,崔敦礼《泊福山港》虽不长,却有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韵;孙应时《虞山》颇有诗仙李白风范;徐次铎《极目亭》(即望湖、达观、辛峰亭)“为写琴川是辋川”、将亭之所观所望与王维(摩诘)辋川图及其山水诗联系在一起,而仲殊《望湖亭》更气象万千。至于袁说友“慨念兴亡千古事,夜阑相对说江干”及高翥“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则平添几分沧桑感。一如王野《偕俞允之泛虞山下》所言:“山色延词客,波光写丽人”,宋词中留有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腊梅》、《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诸韵语:“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晚风峭,做初番花讯,春还知否?”……
       元人咏常熟常拟古,但揣怀古之心,如顾细二《虞山怀古》、马臻《拟常建题破山寺》、郑东《仲雍墓》和陈基《琴川怀古》便是;张雨《以顶山栗寄倪元镇》、郑元佑《赠黄山人子久》虽实写“琐事”,然创“平远山水”的倪瓒《过虞山》、“元四家”之首、独创“浅绛山水”一派“大痴道人”黄公望诗超有灵气,前者有“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句,后者撰“钩连平野连水碧,排闼遥山隔水青”,加上吴镇“浮空烟水阔,倚岸树阴凉”、创“铁崖体”的杨维桢《题大痴山水》等画家诗、书家诗,足见书情画意。
 
⛰️
\
黄公望(1269-1354年)代表作
       七百五十年前元代黄公望首开“虞山画派”之先河,据《海虞画苑略》、《海虞文征》载元代常熟尚有谢庭芝、王圭、谢伯成、缪佚、陈希雅和陆子善等画家,惜无作品流传,而不得窥其风貌……
\
《虞山一览图》
立轴
元·黄公望作
\
《仿黄公望〈虞山一览图〉》
立轴
清·王翚作
\
《黄鹤山櫵仿巨然溪山林籔图》
册页
清· 王翚作
\
名山草堂,萧然独居。
门无车马,坐有图书。
沉酣枕籍,不知其余。
俯仰今昔,乐且晏如。
戊子立秋后一日仿黄鹤山櫵笔意石谷子王翚
\
《仿黄公望山水图》
立轴纸本设色
清·王原祁1702年作
 
《乌目山五题·兴福寺》
宋·李湛
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
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
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
 
《兴福寺》
宋·真山民
为厌市喧杂,携诗来此吟。
鸟声山路静,花影寺门深。
楼阁庄严界,池塘清净心。
松风亦好事,送客出前林。
 
《顶山破山》
宋·苏舜钦
北邑有顶山,下潜子母虬。
其子去为雨,以救乡人忧。
前擘穹峰开,化出百丈湫。
彼因号破山,致祠献庶羞。
岁来省其母,风雹六月秋。
烟云腾踏去,不复经月留。
邑民赖其灵,虽旱岁有收。
因成两佛宇,幽邃号胜游。
涧泉走鸾车,松桂拥石楼。
夜堂人噤渗,阴壁风飕飗。
近年返暴雨,颇亦伤田畴。
老农务祈祷,梵呗日不休。
常为释徒利,乃作生民雠。
呜呼二虬者,其说何悠悠。
 
《留题常熟顶山僧舍》
宋·范仲淹
平湖数百里,隐然一山起。
中有白龙泉,可洗人间耳。
我师仁智心,爱兹山水音。
结茅三十年,入道岁月深。
笑我名未已,来问无为理。
却指岭边云,斯焉赠君子。
 
《中峰》
宋·刘拯救者
蹑径登高亭,天远不敢局。
疏帘卷檐花,百里在举目。
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
啼鸟破长烟,飞泉潄寒玉。
云回猛虎啸,清风绕岩谷。
飕飕入青松,古淡琴一曲。
倚阑更凝望,斜阳上修竹。
欲去还迟迟,胜概那可足。
 
《破山寺》
宋·李光
招提清绝冠四方,溪绕山围胜气藏。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
风生殿阁原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
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破山寺》
宋·陈与义
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
金银佛地浮佳气,花木禅床接上方。
羸马暂来还竟去,流莺多处最难忘。
老僧不作留人意,看水看山白发长。
 
《顶山栗》
宋·王伯广
黄篱抱中实,紫苞发外彩。
寄踪蜂巢垂,藏头猬皮隘。
讵堪鼯鼠窃,更复猿猱采。
心怜使民畏,时须狥儿爱。
荆山破金璞,骊珠掩微颣。
缜密文自保,滋味身乃碎。
筠笼贡厥珍,不在柤梨外。
罗笾加其异,顾与菱芡对。
易饱屏膏肉,余功益肝肺。
悬风当令坚,致湿忍使败。
晋地枣非偶,宣城蜜佳配。
谁知麝香囊,可居天下最。
 
《泊福山港》
宋·崔敦礼
我舟欲渡风伯嗔,卷帆夜泊沧江津。
江声拍枕吟不寐,起看河汉无纤尘。
须臾风定水波伏,江妃涌起明月轮。
船头把酒问明月,瓜丘枌社难忘情。
狼山咫尺望可到,一水隔我三家村。
明月望之寂无语,寒光耿耿如相亲。
明朝转舵好风色,月晕北开箕有灵。
 
《虞山》
宋·孙应时
长啸虞山迥,天开风气清。
南窥五湖近,北览大江横。
历历三吴地,悠悠万古情。
雄观有如此,聊复记平生。
 
《冷副端招西郊赏樱桃》
宋·孙应时
喜趁林泉约,来同樱笋厨。
绿阴浓欲滴,高竹静相扶。
山晚月先上,人归鸟自呼。
不辞拚一醉,此会两年无。
 
《极目亭》
宋·徐次铎
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
世间安得王摩诘,为写琴川是辋川。
 
《望湖亭》
宋·仲殊
凝华浮藻五云间,下压凌虚万象闲。
湖水际天天欲尽,落霞照出洞庭山。
 
《被旨往许浦阅兵风雨舟过梅李》
宋·袁说友
浓云障日卧前山,已觉林深寸步难。
风雨于人本无意,筋骸如我不禁寒。
小窗饱听喧江浪,萧寺时惊落岸滩。
慨念兴亡千古事,夜阑相对说江干。
 
《常熟县破山寺》
宋·高翥
古涧沧浪外,精蓝缥缈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湲。
 
《偕俞允之泛虞山下》
宋·王野
清和风日好,画舫向江滨。
山色延词客,波光写丽人。
吴歈黄鸟听,楚服白云亲。
薄暮情难尽,金卮入手频。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腊梅》
宋·吴文英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
一般消瘦各无聊。
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
夜来风雨洗春娇。
 
《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
宋·吴文英
江亭年暮。趁飞雁,又听数声柔舻。蓝尾杯单,胶牙饧淡,重省旧时羁旅。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晚风峭,做初番花讯,春还知否?
围艳冶,红烛画堂,博簺良霄午。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自剔短檠不睡,空索桃符新句。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
 
《虞山怀古》
元·顾细二
踏遍青山千万重,藤萝落落挂长松。
昭明台下寒烟覆,虞仲丘边碧藓封。
丹井凿时飞去鸽,涧泉流处破潜龙。
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
 
《拟常建题破山寺》
元·马臻
古寺破山色,入门松竹阴。
雨花传祖意,坐石契禅心。
潭静白云上,月高清梵沈。
几时辞一尉,寻社入东林。
 
《仲雍墓》
元·郑东
野鼠穿黄穴,遗封白草深。
死无归国梦,人识逸民心。
峦树冬逾碧,江猿夜亦吟。
海虞山上月,梅里共沉沉。
 
《琴川怀古》
元·陈基
揖让思虞仲,弦歌忆子游。
学文须到鲁,议礼必宗周。
俎豆今如此,干戈苦未休。
惭非割鸡者,安敢话屠牛。
 
《以顶山栗寄倪元镇》
元·张雨
近从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
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
囊分稍比来禽帖,酒熟深倾蘸甲杯。
为奉云林三百颗,绝胜酸橘寄书回。
 
《过虞山》
元·倪瓒
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
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
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赠黄山人子久》
元·郑元佑
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髪垂。
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仲雍山址归休日,尚余平生五色笔。
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砌出。
只今年已八十余,无复再投光范书。
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次韵梧竹主人所和竹所诗奉简》
元·黄公望
花槛香来风入座,雕龙影转月穿棂。
钩连平野连水碧,排闼遥山隔水青。
竹里行厨常准备,浊醪不用恼比邻。
文章诗酒朝朝醉,花果园林处处春。
 
《子久为危太朴画》
元·吴镇
子久丹青好,新图更擅场。
浮空烟水阔,倚岸树阴凉。
咫尺分浓淡,高深见渺茫。
知君珍重意,愈久岂能忘。
 
《题大痴山水》
元·杨维桢
前山后山青不了,大树小树枝相樛。
老痴胸中有丘壑,貌得江南一幅秋。
 
《常熟西郊》
元·王祎
稻禾敛嘉实,兰蕙摧孤芳。
华滋日已歇,游子多慨慷。
林皋集鸟雀,畎亩散牛羊。
物情各有适,心与归云翔。
 
📖
\
树扎石缝景掇古图
       从虞山门途径公墓徒步走到“维摩山庄”,看似景色有点单调,但只要留心观察,便时有古画中的细节呈现以及万古不败之石与生命力顽强之木交织在一起的“新大陆”新发现。
\
顽根盘地古木参天
松篁交翠藤萝满径
\
问讯桃源何人晓?
       拙词诗句。此地没有旅游问讯处,更无人知晓虞山十八的“桃源春霁”究竟在何方?!可眼前一幕不似也似;信则有,不信则无。
\
上有维摩花满院
(拙词《贺新郎·赞常熟景》选句)
\
幼树稚丫托起春意
\
维摩石屋
大观山海合杰构宗梁余
\
烟云供养
尚待凌云笔来题望海堂
\
维摩山庄
匾额
近现代·曹大铁题
\
维摩茶庄
\
恍若隔世
——从窗缝里偷窥“因疫情关闭”的内院
\
幽廊别有洞天
       正面二进院子不让进,便想走旁门左道……但此路亦不通。
\
天境
王樨登题
\
沁香亭
       “水涨小亭无路到”——宋·陆游《病後暑雨书怀》诗联上句。
\
漏窗苔墙
       “雨多幽草上墙生”——宋·陆游《病後暑雨书怀》诗联下句。
\
维摩山庄边门
绕出正面沿僻静边门继续投石问路
\
岔道幽景
       上山康庄大道通剑门,然而岔路支道更通幽!不仅浮现古人游景、古诗幽境,更令吾回想起近两个世纪前法国巴比松画派(外光派)画中乃至四分之一世纪前笔者亲临枫丹白露森林实地考察巴比松村所看到的景象……
\
莫负梅芬桂露
       拙词诗句。凭着“莫负梅芬桂露”那股劲,终于走到虞山桂香园门前,已经很疲倦了,非要进去“到此一游”,也忘了生(身)不逢时、花非当季,最终还是“负”了梅芬桂露,还辜负、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
季错寂静丘
慕名而来扫兴而去……
 
(三)
太古苍色四野田歌
 
      自元·王祎《常熟西郊》以降,明代“琴川诗”多呈陶渊明式“”田园诗”风格。宏观者计有王鼎《虞山迭翠》“山晕太古色,日高苍龙飞”,姚广孝《重经常熟》“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僧寺余庭柏,人家尽野蒿”颔、颈联,沈玄《过海虞》“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桑琳《月夜登乌目峰》“万国山河明有月,四山松桧静无风”,皇甫涍《晚次虞山》“岚昏作海气,风满助江声”,姚煦《虞山新城》“月中雉形生瑶色,云里龙文动彩毫”;中观诗如屈翀霄《两湖开镜》:“帆樯互映斜阳外,鸥鹭交飞色界中”、王汝玉《游虞山》“湖田稼熟秋千顷,烟浦舟行路几湾”、周忱《登虞山绝顶》“晴登孤嶂俯郊原,指点东湖远近村”、桑悦《题碧溪》“卧分芳草为衾枕,坐爱清流照肺肝”以及杨循吉《虞山雅集》、高启《石屋》、韩奕《常熟县》、李东阳《见山楼题常熟陈亚参卷》、沈海《四野农歌》、杨子器《巡野舟行》、吴宽《与启南游虞山》和《舟中望虞山》以及归有光、董嗣成、孙七政、郭谏臣、严讷、明·杨舫、“皇甫四杰”皇甫汸和“虞山琴派”鼻祖、创“琴川琴社”之严澄等诗,尤以吴讷《七弦琴水》为范,不仅遗陶诗韵——“猗余少年日,结庐住川边”,且尚存王维文脉——“每得琴中趣,不暇丝桐传”;微观意象为数不多,孙艾《落花》“风情为酒迷花榭,春梦随诗入草堂”像是,而“后七子”王世贞《虞山书院》似谓涵盖宏中微三观者也!
       此外则以“园林诗”为主,像张简《破山涧听水》、谢肃《极目亭》,而宋濂不仅作《瑶芳楼记》,还有《瑶芳楼》诗(乃元邑人虞子贤建于虞山东芝溪上居宅,“瑶芳”本为其重金所购唐代古琴之名,因深爱此琴遂以其名冠以藏书楼)。关于“”空心潭”有张着同名诗及“明年此地重相忆,石上梅花雪满枝”,“言子墓” 有王宾诗,“剑门”有林大同诗,“维摩”有黄钺《游维摩》、钱仁夫《维摩寺》和周诗《题维摩庵》,“拂水晴岩”有因虞山剑阁题联入狱的钱籍、程嘉燧和沈周诗词,“宝岩”有桑翘《宝岩湾晚步》,“桃源涧”有瞿汝稷诗,破山(龙)涧有王同祖及张简诗,“秦坡(瀑布)”有倪巨诗,“石梅”有文震孟诗,“兴福寺”有黄淳耀诗,“湖甸(田)”有桑介和“琴川十杰”领袖邵圭洁诗作,“尚湖”有张洪、丁奉、杨仪、孙楼诸诗,若张洪《归田稿》,一派“”归去来兮”田园风光;或似程序《东塔》“老来无暇步,白发愧闲情”那般老气横秋……
       饶有趣味的是,包括“明四家”在内的许多明代画家与虞山结下不解之缘,如桑瑾邀沈周游其在虞山锦峰拂水岩以西所辟的西岩庄并撰《与沈石田游西岩庄》一诗曰:“行尽清溪方见寺,忽逢飞瀑又凭桥”,而“只有看山是胜缘”的“吴门派”领袖沈周近观其山留下“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拂水岩》)佳句,远望其峰妙笔生花又添“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经尚湖望虞山》)妙语;文征明《题山城图》有“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呈“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唐寅与常熟文士许鉴游唐市马惊湖一带即景诗赠《题秋江图》曰:“秋容淡荡满晴江……”;祝允明游虞山写下“屏回窈窕金蕖净,帘挂玲珑玉液虚”;王宠《过虞山》则留言:“尚湖华荡舒其前,山明水丽照斜日”……虞山,在每位文人画家形象化的画里诗间,呈现多样异态。
\
明人沈玄《过海虞》诗
当代·炳彪书
\
·沈周(石田)山水真迹
\
《虞山林壑图》
立轴
明·倪瓒作
\
《虞山雨后新凉》
立轴
明·董其昌作
\
·董其昌仿宋·米芾《夏山欲雨图》
\
·谢太传·米芾书《夏山欲雨图》
\
·郭熈《夏山欲雨图》
\
·文徵明《夏山欲雨图》
\
(仿)董北苑(源)《夏山欲雨图》
\
(仿)董北苑画法《夏山欲雨图》……
\
·董邦达长卷《夏山欲雨图》
\
·董邦达长卷《夏山欲雨图》(局部)

\\\\
近现代形形色色《夏山欲雨图》……
《虞山迭翠》
明·王鼎
山晕太古色,日高苍龙飞。
吾生好观物,心赏与时违。
 
《重经常熟》
明·姚广孝
巨邑当湖北,官无接送劳。
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
僧寺余庭柏,人家尽野蒿。
重游逢日暮,惆怅促回舠。
 
《过海虞》
明·沈玄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晚次虞山》(录一)
明·皇甫涍
朝从虞阜出,终日爱溪行。
鸥近看疑下,云归望若迎。
岚昏作海气,风满助江声。
莫恨三山隔,东看烟树平。
 
《月夜登乌目峰》
明·桑琳
凭虚直上最高峰,银汉无声露气浓。
万国山河明有月,四山松桧静无风。
吹笙便欲招黄鹤,过海还须驾玉虹。
醉吸素华餐沆瀣,此身如在水晶宫。
 
《虞山新城》
明·姚煦
海虞倏而增形胜,千载雄图百日劳。
崇堞迥临明镜绕,飞楼斜倚翠屏高。
月中雉形生瑶色,云里龙文动彩毫。
令宰贤声应远着,弦歌满县罢兵刀。
 
《两湖开镜》
明·屈翀霄
昆湖遥与尚湖通,二水中分两镜同。
鸽现神光明照夜,蜃收余翳净涵空。
帆樯互映斜阳外,鸥鹭交飞色界中。
混沌直从开辟判,洗天浴日意无穷。
 
《游虞山》
明·王汝玉
平生不识海虞山,揽胜曾因图画间。
云入空蒙开倒影,僧依苍翠闭禅关。
湖田稼熟秋千顷,烟浦舟行路几湾。
天上归来暂停辔,何当留我老年闲。
 
《登虞山绝顶》
明·周忱
晴登孤嶂俯郊原,指点东湖远近村。
齐女墓荒枯树老,言游祠古断碑存。
一泓白水通湖口,几点青山近海门。
此地旧传多圣迹,重来期与故人论。
 
《虞山雅集》
明·杨循吉
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
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石屋》
明·高启
双崖立幽关,一洞开深宇。
青嶂近为邻,白云闲作主。
不受杜陵风,可避河朔暑。
华栋几回新,渠渠独千古。
 
《常熟县》
明·韩奕
绿水环城入,青山到县分。
苔荒言子宅,草碧仲雍坟。
井邑兵多变,弦歌俗岂闻。
抱镰因采药,随意宿秋云。
 
《见山楼题常熟陈亚参卷》
明·李东阳
虞山青近东海头,正对元龙百尺楼。
半山闲身刚得隐,四时佳景更宜秋。
屐曾蹑后犹余齿,帘为看来懒下钩。
倚遍曲阑人不见,断云飞鸟共悠悠。
 
《四野农歌》
明·沈海
烟雨冥蒙昼景昏,农歌四野竞纷纷。
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
麦秀新腔良有节,竹枝遗调本无文。
不知帝力吾何有,击壤声中又夕曛。
 
《巡野舟行》
明·杨子器
海虞城外晓扬舲,风景依稀似偃泾。
风拂潭塘春雨细,柳遮吴塔午风轻。
船场有酒频沽饮,罗坝无诗懒记程。
笑指周泾浑不远,日斜无量晚钟鸣。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其二)
明·吴宽
斜日下岭西,落霞满川上。
晚色催人还,轻舟复摇漾。
佳山难为别,持酒忽惆怅。
悠然一回首,舟尾叠青浪。
故人知我怀,捉笔写其状。
怀土心未除,移山力何壮。
便如王维诗,终南亦堪望。
流观入中夜,鼓枻起高唱。
 
《舟中望虞山》
明·吴宽
蜿蜒平野卧青山,相见令人独厚颜。
徒有诗篇曾记咏,已无筋力再跻攀。
船头旋转凭黄帽,水面低徊拟翠鬟
旧日同游谁在者,欲从东老学清闲。
蜿蜒平野卧青山,相见令人独厚颜。
徒有诗篇曾记咏,已无筋力再跻攀。
船头旋转凭黄帽,水面低徊拟翠鬟
旧日同游谁在者,欲从东老学清闲。
 
《自海虞还阻风夜泊明日途中有作》
明·归有光
百里见青山,言旋谅非徐。
风波仍水宿,龙蛇惊夜居。
明发尤惨淡,川途尚修纡。
水驶凌方约,云寒日未舒。
弥旦多芳草,寂历少畋渔。
寒光冒明湖,朔风转高墟。
旧事成往迹,余生惟读书。
古人不可见,岁莫按所知。
 
《虞山》(录一)
明·董嗣成
驾发吴城隈,言臻琴川路。
触炎振短策,凌虚纵遐步。
幽崖转盘纡,苍林莽回互。
翠屏千余仞,虬螭肆蹲踞。
嵌空标玲珑,错采变晨暮。
巧岂椎凿功,力由神物护。
穷岩缀玄珠,飞泉喷深树。
随风奏宫商,映日炫丹素。
疑兹琼瑶宫,诧彼仙灵住。
因崇访道心,亦资济胜具。
悠然遇安期,逍遥陟玄圃。
 
《大石山房》
明·孙七政
结客中林伴,寻芳曲水濆。
众山留暮雨,孤壁断春云。
藉草飞英遍,探泉小洞分。
不堪王逸少,今日惜离群。
 
《登虞山望湖亭》
明·郭谏臣
湖霁浮银镜,山围列翠屏。
层台临拂水,曲涧似兰亭。
莺语岩花媚,龙归洞草腥。
危阑群胜集,独坐酒初醒。
 
《秋日泛舟过朗城庵》
明·严讷
孤舟兴不浅,日暮浮方塘。
抚景自斟酌,击榜歌沧浪。
秋水连天碧,清风传桂香。
渚鸥闲自得,狎我为翱翔。
 
《中峰寺》
明·杨舫
看山有余兴,杖策入中峰。
绕屋听鸣涧,巡檐见怪松。
杯深明月堕,诗就碧纱笼。
尘迹向已绝,空吟壁上蛩。
 
《咏虞山倒影》
明·皇甫汸
今夜看山色,翻从一水中。
溪岚乘月吐,岩翠合云空。
波净明蒹菼,沙寒落雁鸿。
临杯挹仙桧,星影乱芳丛。
 
《登拂水岩谒真武庙》
明·严澄
石门通一径,藓磴陟千盘。
已在云中坐,方知天上寒。
苹蘩羞祗荐,肃穆俨仙馆。
回首烟霞路,微茫鸟道看。
 
《七弦琴水》
明·吴讷
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
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
猗余少年日,结庐住川边。
每得琴中趣,不暇丝桐传。
此意常自知,脉脉无与言。
 
《落花》
明·孙艾
因春憔悴致神伤,眼见韶华渐减光。
暮雨不堪淹久病,夕阳犹自整残妆。
风情为酒迷花榭,春梦随诗入草堂。
满把落英收拾尽,依方修合百花香。
 
《虞山书院》
明·王世贞
一代言文学,千秋虞逸民。
列星垂气象,沧海诎经纶。
太上有立德,其先不辱身。
遐哉不可见,吾请事斯人。
 
《破山涧听水》
明·张简
破山龙去雨初歇,坐听飞泉溅石冈。
万壑风雷喧地轴,九秋云露泻天潢。
好从细草陈瑶席,更趁飞花送羽觞。
饮犊上流奔轶者,何年来此结茅堂?
 
《极目亭》
明·谢肃
虞山积翠横东海,上有岧峣极目亭。
井屋鸡鸣穿晓雾,石潭龙影落秋暝。
风回江堑飞涛白,天入苏台远树青。
何处言公遗故宅?画桥绿巷眼偏醒。
 
《瑶芳楼》
明·宋濂
虞卿草堂虞山东,芳时众集尊前同。
花下女歌莺绕树,门前客至鹤开笼。
玉盘落乳卷明月,铁笛度曲来秋风。
醉吟互出绝奇句,健笔尽属轩辕公。
 
《空心潭》
明·张着
山寺无僧涧道疑,华亭零落已多时。
空潭云动蛟龙影,老树霜催虎豹姿。
漫拟稽阴成列坐,那同历下偏题诗。
明年此地重相忆,石上梅花雪满枝。
 
《言子墓》
明·王宾
有树枯来不计春,却依虞仲冢为邻。
山家相约休采樵,十哲人中第九人。
 
《剑门》
明·林大同
夫差极英勇,试剑虞山巅。
挥刃苍崖分,石髓流清泉。
古迹几千载,薜荔相萦缠。
干将秘丰城,夜夜光烛天。
安得奉明主,策勋扫蛮烟。
相思眼似醉,梦落青涧边。
 
《游维摩》
明·黄钺
石壁巉岩鸟道微,抱琴携鹤扣禅扉。
松花满地铺金粉,苔藓侵阶长绿衣。
仆子扣钟迎上客,诗僧分茗话玄机。
更期斋罢西岩去,坐看流泉作雨飞。
 
《维摩寺》
明·钱仁夫
蔓草芊芊没寺门,墙根残剥已无文。
败檐犹滴夜来雨,高树尚屯窗外云。
佳境故容僧管领,禅床时许客来分。
传虚且莫穿空谷,下有松间饮鹿群。
 
《题维摩庵》
明·周诗
白云藏古寺,钟磬出东林。
殿覆千年树,台封百尺阴。
一灯悬慧照,片月见禅心。
愿受维摩戒,空山理梵音。
 
《拂水雪岩》
明·钱籍
晓来飞雪满千山,人在悬崖断壁间。
十里平湖诗思绝,攀萝侧耳听潺湲。
 
《怀拂水故居》
明·程嘉燧
曾同学士碧山居,疏栝深房响石渠。
邀客种莲通载酒,寻僧看竹度篮舆。
支公好事时调鹤,长者前生是救鱼。
笔冢草荒门限冷,箧中空鐍永和书。
 
《宝岩湾晚步》
明·桑翘
我到山中日已西,山中灵籁足幽栖。
两崖木落笼霜走,万壑云烟贴汉低。
僧寺远临松径小,谷神虚应竹风凄。
居民住久不知乐,愁绝黄昏虎豹啼。
 
《雨后桃源涧观泉》
明·陈瓒
虹敛空山后,龙萦曲涧吟。
响随风树远,气接海涛深。
一片烟霞地,百年泉石心。
空林归客散,幽径落寒砧。
 
《桃源涧》
明·瞿汝稷
丹溪碧磴到来幽,遥听潺湲落岭头。
桃夹云泉环曲径,松围石室倚寒流。
禽声每集弦歌转,花气偏娇罗绮游。
时把一尊苍翠里,何须东海问神洲。
 
《破龙涧》
明·王同祖
破龙回绝涧,灵鹫倚修林。
绀宇烟霞静,苍崖松柏深。
虚无侵海色,云住引禅心。
日夕山风冷,幽禽空好音。
 
《秦坡》
明·倪巨
雨后秦坡水,势若天潢注。
非风亦非雷,摇动山中树。
 
《过石梅》
明·文震孟
落落乾坤眼,茫茫江海人。
名山劳梦寐,绝壁扫嶙峋。
海气蒸衣桁,岩华落酒巾。
凭栏莫长啸,波荡伏龙津。
《九日登虞山遇雨宿兴福寺》
 
《九日登虞山遇雨宿兴福寺》
明·黄淳耀
潭影悠悠日夜空,一宵雷雨气鸿蒙。
啜茶共说无生话,礼足还瞻盖世雄。
乌帽白衣真往事,黄花翠竹想遗风。
出门独向秋山笑,身在曹溪一滴中。
 
《湖田》
明·桑介
春风吹柳花,春水泛芦芽。
桑阴卧黄犊,老树啼乌鸦。
清溪一湾路,大小五十家。
处处挂渔网,湖水作生涯。
少妇过桥去,携筐卖鱼虾。
老翁卧树底,醉倒日西斜。
爱兹湖上景,风水清且嘉。
我欲移家住,湖中放钓槎。
渔樵共我话,至乐何如耶!
 
《湖田》(录二)
明·邵圭洁
竹桥茅屋自成村,妻子欢呼共瓦盆。
渡口流花引舟入,此中亦自有桃源。
荷花十里起香风,云白天青一镜中。
游人忽载笙歌去,无数鸳鸯起绿丛。
 
《尚湖》
明·张洪
袅袅西风起白波,维舟无奈客愁何。
江湖满地人来少,芦苇连天雁去多。
咫尺不遑安信宿,百年能得几经过。
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
 
《尚湖即事》(二选一)
明·丁奉
细草香时蝶舞,平波动处鱼跳。
渡客行僧日暮,归云去鸟天遥。
映水明霞似火,乘风急浪如潮。
游泳须臾百里,扁舟短剑长箫。
 
《湖桥夜泊》
明·杨仪
捧酒篷窗月倍辉,夜深水竹风微微。
野禽背霜忽振羽,山果落泉时溅卮。
箬笠多情能恋我,钓丝遣兴不须归。
醉来稳作芦花梦,两两眠鸥未肯飞。
 
《忆尚湖》
明·孙楼
却忆西湖上,澄波宛镜中。
短桡芦荻月,长啸芰荷风。
浮碧三千顷,来青十二峰。
如何辞胜赏,三载迹飘蓬。
 
《东塔》
明·程序
轩豁前朝寺,凌空塔几层。
鸟飞惊夜铎,鱼跃见春灯。
北斗还堪摘,南箕或可凭。
老来无暇步,白发愧闲情。
 
《与沈石田游西岩庄》
明·桑瑾
西湖一曲入山遥,风送花香落酒瓢。
行尽清溪方见寺,忽逢飞瀑又凭桥。
家家茅屋霏茶霭,处处莺声在柳条。
此夜东堂谁是主,抱琴僧渡夕阳舠。
 
《拂水岩》
明·沈周
只有看山是胜缘,青鞋布袜且轻便。
天收雨脚赊今日,我趁花时遣老年。
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
此来不恨空归去,旋构新编拣竹镌。
 
《经尚湖望虞山》
明·沈周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
鸬鹚群栖竹影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莲歌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争渡各先立,独逆风波浑不忧。
 
《题山城图》
明·文征明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
明·文征明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
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
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题秋江图》
明·唐寅
秋容淡荡满晴江,鸂鶒鸬鹚锦翼双。
红蓼滩头黄叶下,炼诗人正倚船窗。
 
《次韵沈先生后游虞山初得奇境》
明·祝允明
虎头只自爱吾庐,题赏应嫌此是初。
大抵未容人独受,向来刚道妙无余。
屏回窈窕金蕖净,帘挂玲珑玉液虚。
却笑老禅终勘事,相逢先已口嘘嘘。
 
《过虞山》(录一)
明·王宠
绕郭围屏十八里,尚湖华荡舒其前。
山明水丽照斜日,一片天池千朵莲。
 
📖
\
剑阁
       “看西城、光辉楼阁,矫龙横竖”至少要看两个楼阁,一是前述虞山城楼,一是位于“剑门奇石”景中、虞山之巅的剑阁。
\
奇石
\
怪木
\
登彼剑阁宛脱人间俯仰环顾
寥廓江天冥思遐想上下千年
——曹大铁《重建虞山剑阁记》语录
\
揽星辰之闪闪察原隰之芊芊
抚苏台之麋鹿拍江水之涟漪
——曹大铁《重建虞山剑阁记》语录
\
观东海之朝日把秣陵之夕烟
传丛林之钟鼓聆涧谷之流泉
——曹大铁《重建虞山剑阁记》语录
\
念松楸之前哲怀邑里之今贤
——曹大铁《重建虞山剑阁记》语录
\
有是哉
云山无尽琼阁频颠
万千景观秃笔难宜
——曹大铁《重建虞山剑阁记》语录
\
闲步登来百丈巅繁枝拨罢万顷田
——拙诗《游佘山》句
1977年插队落户松江泗联公社向阳大队王山芽生产利用务农工余骑“老坦克”破自行车到此一游时作
\
更望海鸿飞远渚
……
正岩栖境界应为赋
松翠里自凝伫
——拙词《贺新郎·赞常熟景》选句
\
石破天惊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句
\
梦入神山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句
\
剑门
崖刻
       "绝壁云扶将堕石"。嶙峋石壁刻有“剑门”二字,一旁石块状如刀劈,从下仰望,天成一线。相传春秋战国吴王阖闾命著名铸剑师干将为他精心打造两把宝剑,分别用“干将”和“莫邪”来命名。其中宝剑“莫邪”送给了吴王,“干将”宝剑则被自己藏了起来。
\
一线天
       吴王知道干将私藏宝剑,一怒之下把他杀了,然后到处寻找“莫邪”宝剑。最后吴王按线索来到了常熟的虞山,但寻寻觅觅三天三夜,也没见宝剑的踪影。吴王一怒之下,拔出自己的“干将”宝剑,挥手一砍,一剑将崖上石壁劈成两半,形成洞开一线的两扇石门,被称为“一线天”,从此虞山便有“剑门”传说。
\
谷思石
崖刻
沿途石壁上斗大的“谷思石”与巍峨大山崖石相比衬
是显得那样的“渺小”。
\
烟岚高旷
       在悬崖峭壁下再走几步,望见一块巨大的“飞来石”上刻有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烟岚高旷以及“观止”、“奇观”等字样。
\
三生石
       “三生石”奇特造型令人叹为观止,其石壁裂缝顶端有一巨石,像是从崖上坠落,却被下面三叠怪石托住,如舟、如几,如斛,将坠末坠……传说农历三月初三从“三生石”下穿过,就能看到自己的前世、今世和来世。
\
拂水晴岩
      “几折嶙峋上,烟云杳霭间。侵衣见苍翠,沸耳听潺湲”(清·曹溶《游虞山》)。“剑门奇石”让人惊奇,而在藏海寺旁的“拂水晴岩”景点更为雅观。雨后青山环绕间,有一泉清水从高处落下,若遇东南风水自倒卷而起,如万斛珍珠凌空飘洒,行至桥上,宛如细雨蒙面,而夏日雨后在夕阳照射下还能看到七彩飞虹横跨瀑上,美妙绝伦……
 
(四)
尘外相物静中生境
 
       时光流转到明末清初,不仅“天成位置绝形容”、“虞山十八景”至此已初具规模,“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而且”春光到处滞游人,自入桃源莫问津”,不仅游人如织,而且居然“留人如滞”,“胜地天开看不厌,愿分鱼鸟画中身”。这是瞿式耜在《东皋揽胜》、《东皋春景》二诗中所呈现的虞山春暖花开盛景;再看初冬冯舒过尚湖时的景象,“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景色也不赖,“如此风光谁与会?”即便是“笔床茶裹”相依久伴、习以为常的的“衰翁”、谁都愿意“与会”!然而,构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刊刻万卷、博雅好古,撰《明诗纪事》、《虞乡杂记》、喝虞山绝顶茶的毛(子)晋却说:“从来尘外物,每向静中生”;而入清后绝迹城市隐居毛氏汲古阁的顾梦麟亦潜心著述并吟诗道:“一阁此贯穿,上下缥缃俱……熏染即其缘,经言岂欺吾?”及至清中期龚自珍叹曰:“风情减后闭闲门,襟尚余香袖尚温”(《和归佩珊》),一时间江南文人、尤如僧人苍雪,“七星桥隐隐,望断读书台”(《过昆湖访毛子晋》),由外观大千转向内心世界,或像冯班一边题汲古阁、一边春游,心物两观悟境界。
       “虞山诗派”领袖钱谦益(牧斋)和词人吴伟业(梅村)二人与龚鼎孳合称“江左三大家”,且均与虞山中峰寺主持苍雪交往甚密。前者崇祯十三年春迁居半野堂,诗《移居八首》曰:“卜宅已居青嶂里,移家仍在翠微中。映门杨柳萋迷绿,掩户桃花合匝红”,极有闲情逸致,半野堂乃钱氏城北别业,三百年后又为曹大铁购得,业已成为常熟地区特有的词学文脉相传的文化符号;后者《三峰晚秋》“清磬秀群水,幽花香一泉”,《题王石谷虞山枫林图》(与其《虞山十二景》图同为描绘家乡美景之佳构)则评画道:“红叶青山色尚娇……维摩僧寺破山桥”。至于与钱谦益如胶似漆的柳如是,在《春日我闻室赋》中满满的“春愁”心绪:“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而于《冬日泛舟》诗里“愁更愁”:“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而在十五岁时拜钱谦益为师的反清义士郑成功那里,游吟剑门和桃源涧两处皆情合意投:“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
       清以降三百年咏常熟风物者可谓络绎不绝。像孙永祚、归庄、陈瑚、曹溶、吴绮、陆肯堂、汪绎、冯武、钱陆灿、彭孙遹、张大纯、王誉昌、吴暻、宋荦、秦松龄、潘奕隽、陶澍、李兆洛、钱泳、钱湄、斌良(孤尔佳氏,旗人)、翁心存、周燨、杨沂孙、邵亨豫、翁端恩、潘遵祁、李慈铭……不一而足,或步前人后尘,怀古幽思,或文人相悦、互题诗赠,或别有洞天、另辟蹊径,如学博识渊顾炎武之“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句,与顾、黄(宗羲)并称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曰:“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白日虞山心,悬光照薜荔”;周亮工《王石谷四十》、“四王”及“清六家”王时敏《赠虞山王石谷》、顾祖禹《送恽南田王石谷》、恽寿平《赠王翚》、朱彝尊(竹垞)《题王翚夏山图》、吴历《题黄子久虞山小筑》,而一代词人陈维崧《题虞山友人种菊图》:“何日结邻同种菊?溪锄对把破山前”;而陈文述《半野堂》所记“绛云人去琴河浅,红豆花疏镜槛凉”已然“春寂夜苍”;而古里铁琴铜剑楼二代主人瞿镛《浪淘沙》云:”寂寂奈愁何,日月如梭”……至于近现代杨无恙、柳亚子、于右任、范烟桥、叶恭绰、陈寅恪、吴强、周文在、苏渊雷等皆有“虞诗”并不乏好句,如陈昌任《游虞山诸寺》巧将虞山八景融于一诗;钱仲联则有“仙心悦云水,幽语静楼台”诗联。且尚有汪东《采桑子慢》“平芜到海,螺黛遥浮烟际……散珠跳玉雨霏霏。登临高处,澄波四远,洲渚都迷”;“红学家”俞平伯《霜花腴》“旧游可伤,纵再来休管沧桑;更西湖倩影兰桡,那堪思故乡”……几近《绝妙好词》或《词准》水准。
\
王翚(1632-1717
       字石谷,号烟客、耕烟散人、虞山人、清晖老人等;清代“画圣”,“四王”、“清六家”之一,“虞山画派”开山之父领袖,晚年声名益彰,求画者益众,其主要学生有杨晋、顾昉及李世倬、上睿、胡节、金学坚等。
\
王翚代表作
(“山水清晖”展品)
\
《芳洲图》
设色纸本立轴
清·王翚作常熟博物馆藏瞿风起捐赠
(“山水清晖”展品)
\
《山川云烟图》
设色纸本横幅
清·王翚作苏州博物馆藏
(“山水清晖”展品)
\
《古木奇峰图》
设色纸本立轴
清·王翚作南京博物院藏
(“山水清晖”展品)
\
川平水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清·王翚作
\
江贯道溪山无尽图
清·王翚作
\
《渔村晚渡图》
长卷
清· 王翚作上海博物馆藏
\
《溪山红树图》
设色纸本立轴
清·王翚传世精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虞山惜别图》
立轴
清·王时敏作
 
《东皋揽胜》
清·瞿式耜
天成位置绝形容,何处移来卓笔峰?
雉堞西城连北郭,楼台暮鼓及晨钟。
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
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
 
《东皋春景》
清·瞿式耜
春光到处滞游人,自入桃源莫问津。
柳绿风微萦彩袂,花茵香软蹴轻尘。
虹桥宛转随波折,翠黛空蒙作意新。
胜地天开看不厌,愿分鱼鸟画中身。
 
《初冬过尚湖》
清·冯舒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
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
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
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
 
《虞山绝顶茶》
清·毛晋
从来尘外物,每向静中生。
味胜真堪惜,风高莫敢名。
睡魔偏合破,羽翼自然成。
七碗香盈颊,应知减酒情。
 
《题汲古阁》
清·顾梦麟
千编蠹走鱼,三写焉成乌。
流传不足征,笔削何如无?
寻源准之宋,正讹同索逋。
旁观昧所从,或谓正者诬。
古今几纪载,半讫余已图。
当时两官书,将恐供樵苏。
何况正史外,百杂如散珠。
一阁此贯穿,上下缥缃俱。
我来耳目眩,譬海泛一壶。
尝闻莲华藏,亦假轮藏扶。
熏染即其缘,经言岂欺吾?
 
《和归佩珊》
清·龚自珍
风情减后闭闲门,襟尚余香袖尚温。
魔女不知侵戒体,天花容易陨灵根。
蘼芜径老春无缝,薏苡谗成泪有痕。
多谢诗仙频问讯,中年百事畏重论。
 
《过昆湖访毛子晋》
清·苍雪
月起鸡鸣后,灯寒水店开。
舟人方睡好,客子只行催。
有约春前到,何心岁暮来。
七星桥隐隐,望断读书台。
 
《题汲古阁》
清·冯班
谁言乏修绠,试向阁中看。
日照锦幖色,风吹云气干。
骊龙探亦易,蝌蚪识应难。
自恨年华晚,时来但倚栏。
 
《春游》(录一)
清·冯班
着屐山行喜日长,落花风里晚生凉。
叩门正值高人出,闲看藤梢尽过墙。
 
《移居半野堂》
清·钱谦益
残生天与慰途穷,是处云霞媚此翁。
卜宅已居青嶂里,移家仍在翠微中。
映门杨柳萋迷绿,掩户桃花合匝红。
但放秦人鸡犬去,也应识路似新丰。
 
《春日我闻室赋》
清·柳如是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冬日泛舟》
清·柳如是
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
汉佩敢同神女赠,越歌聊感鄂君舟。
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
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
 
《三峰晚秋》
清·吴伟业
晓色近诸天,霜重万象悬。
鸡鸣松顶日,僧语石房烟。
清磬秀群水,幽花香一泉。
欲参黄蘖义,使向此中传。
 
《题王石谷虞山枫林图》
清·吴伟业
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
一幅天然图画里,维摩僧寺破山桥。
 
《暮春三月至虞山谒受之师同游剑门》
清·郑成功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越旬日复同孙爱游桃源涧》
清·郑成功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
芳草欣道侧,百卉皆郁蔚。
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
濯足清流下,晴山转绿深。
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
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
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
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
相娱那几何,景逝曾斯须。
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登虞山城楼》
清·孙永祚
南沙古来县,烟火属承平。
湖水西浮嶂,江潮北过城。
荒祠虞仲迹,废巷子游名。
只有仙人石,年年春草生。
 
《凤基秋月》
清·杨彝
月出中秋好,轩居适对之。
水光长似接,壁影迭为岐。
但以三宵约,殊难两地移。
湖山分胜事,把酒问何其。
 
《三月望日游虞山》
清·归庄
虞仲山头眺夕晖,严公祠畔揽芳菲。
香车粉黛山如笑,画舫笙歌水欲飞。
病客彷徨扶竹杖,故人邂逅启荆扉。
乱余少见繁华景,潦倒尊前未拟归。
 
《空心潭》
清·陈瑚
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
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
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
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游虞山》
清·曹溶
几折嶙峋上,烟云杳霭间。
侵衣见苍翠,沸耳听潺湲。
俗爱三春闹,余欣半日闲。
从兹蜡两屐,揽胜始虞山。
 
《游虞山》
清·吴绮
揽胜来当禊祓时,篮舆穿树影参差。
关心风日今朝好,过眼湖山此处奇。
碧海天低龙过晚,苍崖云挂鸟归迟。
十年记得苕溪事,学士曾传绝妙词。
 
《拂水岩》
清·陆肯堂
岩水无停响,飞流洒半空。
霏微忽下上,萦拂渐西东。
晴昼看珠雨,清秋散玉虹。
传闻雁宕胜,奇绝想应同。
 
《拂水山庄登秋水阁》
清·汪绎
凭高风物欲凌秋,门外平湖碧如油。
暝色已归鸦背外,斜阳犹恋柳梢头。
疏疏远岫屏间画,点点轻帆镜里鸥。
不尽萧条东涧水,至今呜咽为谁流。
 
《湖桥》
清·冯武
春风两岸吹荆杞,压浪石梁跨湖水。
当日开平龙战起,一片琉璃浸山趾。
土人不识战争功,但到中秋看月起。
桥弯似月月正中,影落桥中月累累。
千古英雄安在哉?人生几度来看此。
 
《秋日虞山》
清·钱陆灿
雇直肩舆游兴浓,一重一掩荡心胸。
才穿常建空潭影,又踏夫差试剑峰。
北海东湖如夹涧,随山拂水总朝宗。
下来云气生衣袂,爱听松涛杖已慵。
 
《春暮游虞山》
清·彭孙遹
春山百叠倚晴空,应接峰峦路不穷。
僧舍半开红雨外,女墙长在翠微中。
全吴地尽云依水,平楚天低草飐风。
暂得登临当暇日,胜游知复几时同?
 
《言子祠》
清·张大纯
业在儒林道学间,千秋庙貌重人寰。
巫咸旧隐应相望,吕尚高风得共扳。
拂水渊源分泗水,虞山教泽接尼山。
东南文物从教盛,礼典由来郑重颁。
 
《剑门》
清·王誉昌
神丁辟得一峰尊,苍翠曾留斧凿痕。
界截黄尘森似剑,罅通碧落倚为门。
迎寒山爽惟余骨,入夏云奇剩有根。
顽块不须争项背,三台五老尽儿孙。
 
《锦峰晚眺》
清·吴暻
迭嶂层层翠欲流,剑门高劈乱山头。
堤间野絮蒙归马,墙外花枝入废楼。
碧岸轻烟桃叶暝,朱栏细雨柳丝柔。
东风绿尽江南草,啼断莺声不放愁。
 
《雨中游虞山》
清·宋荦
半岭穿城起,千岩带雨探。
楼台连竹树,市井隔烟岚。
岸帻行丹嶂,支筇俯碧潭。
雷摧峰顶塔,犬吠涧边庵。
突兀亭惟一,纡回径有三。
疏篱新笋出,虚牖妙香含。
野卉飘莺粟,幽禽响石楠。
幡幢依古佛,苔藓绣荒龛。
胜地从僧到,嘉游许客耽。
愿随虞仲隐,尘世不须谈。
 
《维摩寺》
清·秦松龄
已度千林上,维摩自古今。
半山人语出,孤寺夕阳沉。
寒乌落还落,霜枫深更深。
欲从求妙谛,老树六朝心。
 
《游破山寺追和常少府韵》
清·潘奕隽
篮舆寻古寺,曲折入枫林。
门外重冈抱,阶前一壑深。
看碑思往哲,啜茗涤尘心。
太息斯人去,寥寥钟磬音。
 
《虞山拜言子墓》
清·陶澍
三桓在圣门,孟仲多良士。
亦有礼许人,汰哉称叔氏。
平生议论间,师没尚阙里。
何年南方来,海隅有居址。
马迁记吴人,所本盖世史。
箕山许由冢,考古多疑似。
我来昆湖南,有坟此高峙。
山名昉虞仲,墓门复伊迩。
缅兹四科英,再拜荐潦水。
此邦富文学,高让亦前轨。
两贤岂相阨,何至烦钧矢。
末俗愆干糇,学道宜易使。
无为诮贱儒,诗书敦耒耜。
清风飒然来,松桧发宫征。
慨想弦歌声,肃然增仰止。
 
《虞山道中所见》
清·李兆洛
支筇出郭望西东,一路人家翠霭中。
容我结趺松屋绿,倩人啜茗竹炉红。
花畦比户编篱隔,涧脉分流凿沼通。
却向密林深箐衣,万千红紫斗春风。
 
《陪斌笠耕观察破山寺用常少府韵》
清·钱泳
步屧青山郭,寻幽秪树林。
云封樵径滑,花雨石幢深。
觅句通禅悦,焚香证道心。
使君同少府,千载有知音。
 
《昆城湖秋泛》
清·钱湄
出湖风稳片帆抽,远远湖云泻绿油。
渡口艳蒸霜后树,橹梢寒剪镜中秋。
冲烟塔影盘乌足,拜水芦花怨白头。
如此画图须饱玩,几人知泛木兰舟?
 
《游破山寺用常少府韵》
清·斌良
北郭崦嵫接,搘筇访道林。
潭空千月印,寺辟万松深。
藓碣通禅悟,风幡见佛心。
悠然攒玉槊,天半凤鸾音。
 
《宿破山寺》
清·翁心存
高阁岚光合,空潭月影悬。
泉声春梦碎,佛火罩灯圆。
夜静花香发,山深俗虑捐。
湛然无起灭,心在四禅天。
 
《琴川》
清·周燨
古作海虞城,量地带山麓。
中藏七道水,横亘东西属。
建号曰琴川,焦尾天然琢。
雨添韵自清,风荡波宁浊。
近脉尚湖通,支流梅里续。
忆昔几宰贤,莅兹顾名目。
惟饮吴中水,能弹宓子曲。
今舣宦游航,载归赋倍粟。
冷冷只此存,清听销尘俗。
 
《游剑门》
清·杨沂孙
吾虞名胜着尘寰,习熟翻教若等闲。
游到剑门叹奇绝,从兹不敢陋家山。
 
《暮春十日从常熟解缆》(录一)
清·邵亨豫
新晴天气为颜开,似镜岚光出郭来。
唐寺犹存前代迹,明祠空记相臣才。
破山寺宇邻芳草,拂水岩崖浸古苔。
不识雪泥鸿爪影,何时杖履再追陪?
 
《虞山》(录一)
清·翁端恩
绝顶登临兴未穷,笙钟万壑动春风。
隔江山色青如黛,画有齐烟几点中。
 
《琴川返棹途中》
清·潘遵祁
虞山犹在眼,西风吹鹢首。
秋光正澄澹,偷闲未可负。
遥村与近墅,画意满林薮。
恍如对耕烟,直欲追子久。
生长此钓游,烟霞恣所取。
始知造化师,不在绳墨守。
新霜上高枫,斜日挂疏柳。
迤逦转双桡,参差写坡阜。
道似目击存,巧藉天工牖。
前年咏四图,今日伤吾友。
吾画倘可成,赏音问谁某?
 
《星丈诗中言虞山之胜赋之》
清·李慈铭
诗成忽忆秦宜叟,曾话虞山好景来。
飞瀑珑玲满松桂,晴岚深浅出楼台。
买田阳羡终难必,迁鹤辽城岂重回。
吾谷烟霞无恙否?只应猿鸟有余哀。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
清·顾炎武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
山徊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丘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
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
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漫皆天真。
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酒澜不可止。
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
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
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
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
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
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
为君酌酒长无愁。
 
《太傅瞿公式耜》
清·王夫之
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
携手江陵公,同归钟山侍。
从来乱贼臣,未必安篡弑。
迟回须臾间,俄顷千尺坠。
追惟别公时,砌草承履綦。
白镝已飞攒,辕门犹鼓吹。
不复问苍天,微闻责偾师。
冬雷层云裂,丹血飞霰沥。
天恕自愤盈,公心如游戏。
玉镜映练江,东皋荇藻地。
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
后死非鄙心,全归夫何惴。
孰知西台客,半响犬豕媚。
道广固不谋,任物自醒醉。
俯念奔行阙,孤洒忧天泪。
声影不相即,荐剡已先至。
遽上拂衣章,非敢为嫌避。
去就容孤欹,欢好益曲遂。
脉脉有幽期,清苦函莲薏。
矢之以盖棺,犹恐深怍愧。
白日虞山心,悬光照薜荔。
 
《王石谷四十》
清·周亮工
几日秦淮别,闻君四十辰。
吮毫如有得,泼墨不知贫。
水石恬愉意,烟云供养身。
黄公传大耋,久与结为邻。
 
《赠虞山王石谷》
清·王时敏
江南风景属琴川,画手推君诣独玄。
奇思每参摩诘句,清标真得一峰传。
胸中丘壑看吾辈,笔底烟云羡少年。
何日秋霖共乘兴,吮豪闲泛尚湖船。
 
《送恽南田王石谷》
清·顾祖禹
秋色牵衣户半扃,君行应念此园亭。
桐枝濯濯侵檐绿,竹叶垂垂带雨青。
别意欲言诗转涩,愁怀难遣酒无灵。
漫劳握手增惆怅,他日还添两鬓星。
 
《赠王翚》
清·恽寿平
此老胸中万卷书,溪山曳杖意如何?
天涯莫怪无知己,秋水接空千顷余。
 
《题王翚夏山图》
清·朱彝尊
王郎手摹一峰画,宛似张颠作草书。
鼠尾皴山鸦点树,只今能事有谁如?
 
《题黄子久虞山小筑》
清·吴历
痴黄小筑傍溪湾,松径萧萧木叶斑。
秋静绝无游屐到,一峰苍翠板桥间。
 
《题虞山友人种菊图》(录一)
清·陈维崧
画师不见黄公望,暖翠晴岚尚插天。
何日结邻同种菊?溪锄对把破山前。
 
《半野堂》
清·陈文述
尚书遗事久沧桑,此地犹传旧草堂。
暮雨楼台春寂寂,月明烟树夜苍苍。
绛云人去琴河浅,红豆花疏镜槛凉。
笑我经旬闭门坐,更无游女踏斜阳。
 
《浪淘沙·晚坐城东书屋》
清·瞿镛
占得夕阳多,宝塔峨峨。须臾又是一轮过。白地光明都入画,树影婆娑。
寂寂奈愁何,日月如梭。急须小酌洗香螺,生怕晨钟容易响,酒也蹉跎。
\
春光到处滞游人自入桃源莫问津
——清·瞿式耜《东皋春景》首联
       从虞山之巅剑门奇石、剑阁和藏海寺下到映山湖畔,仿佛从天上回到人间,更像是从千年古诗里返回到现实生活之中,“春光到处滞游人”……
\
柳绿风微萦彩袂花茵香软蹴轻尘
——清·瞿式耜《东皋春景》颔联
\
碧岸轻烟桃叶暝朱栏细雨柳丝柔
——清·吴暻《锦峰晚眺》颈联
\
关心风日今朝好过眼湖山此处奇
——清·吴绮《游虞山》颔联
 
《西山寻黄大痴墓》
近现代·杨无恙
此身原是赘,薇蕨首阳巅。
昔醉湖桥月,今倾石屋泉。
灵机开变轴,元气泄真诠。
亦有王杨墓,牛羊草莽烟。
 
《题瞿张二公殉国史画》
近现代·柳亚子
貌取遗容奠酒樽,千秋灵爽荡精魂。
东皋旧里欣同郡,太岳高门重孝孙。
独秀峰峦犹有泪,始安城郭黯无言。
怜余未就南明史,输与宜兴画笔尊。
 
《游尚父湖》
近现代·于右任
尚父湖波荡夕阳,征诛渔钓两难忘。
穷羞白发为文士,老羡黄泉作国殇。
落叶层层迷去路,横舟缓缓适何方。
桂枝如雪枫如血,猛忆关西旧战场。
 
《悼曾孟朴》
近现代·范烟桥
乱世聊为闲磕牙,病夫今日已抛家。
作风新转鲁男子,谈助多传孽海花。
虚廓园中秋草宿,逍遥游畔夕阳斜。
略除萧瑟凄清感,共上虞山膏素华。
 
《苏州杂咏》(录一)
近现代·叶恭绰
景色琴川一溯回,虞山岚翠镜中开。
寻常三宿能生恋,况复清风满石梅。
 
《咏常熟红豆》
近现代·陈寅恪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劫灰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碧溪抒怀》
近现代·吴强
碧溪之水声潺潺,银海滔滔白浪翻。
幢幢高楼平地起,株株大树上云端。
宏图初展创奇迹,奋起腾飞夺锦冠。
他日重来须敬酒,乡关处处笑声欢。
 
《桂林仰止堂怀瞿式耜》
近现代·周文在
生死虞山望,忠勤举国闻。
可堪文革劫,毁及故乡坟。
危局支撑倚,杀身追念殷。
至今岭表士,慷慨有遗芬。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
近现代·苏渊雷
铁琴铜剑伴书香,百宋千元刻意藏。
五世经营逃劫火,四家翘楚殿灵光。
堂堂新馆因时显,耿耿初心报国长。
终是珂乡风景好,归来虹月两苍茫。
 
《游虞山诸寺》(录一)
近现代·陈昌任
四望辛峰隔女墙,尚湖足底澹波光。
春来花发破山寺,人去苔荒拂水庄。
石屋流泉闻细响,剑门飞雨带残阳。
禅林行处都招客,梵呗风吹下道场。
 
《游曾氏虚廓园》(录一)
近现代·钱仲联
春山女儿臂,清切抱人来。
爱此晨光好,能令梦境开。
仙心悦云水,幽语静楼台。
便欲长年住,将身化绿苔。
 
《采桑子慢》
近现代·汪东
偕叙甫游虞山,至兴福寺、帘珠洞、大小剑门,欲访柳如是墓不果。
平芜到海,螺黛遥浮烟际。任摇兀,篮舆徐转,树隐招提。石屋阴寒,散珠跳玉雨霏霏。登临高处,澄波四远,洲渚都迷。
苔磴数盘直穿,岩罅风裂单衣。恨如此,山川奇秀,偏负蛾眉。一舸当年,更无人去伴鸱夷。春游谁酹?孤坟宿草,红豆新枝。
 
《霜花腴·忆尚湖秋泛》
近现代·俞平伯
稻塍径窄,耐浅寒低颦屡整罗裳。风嫩波沈,橹稀人淡,深秋共倚斜阳。暮山静妆,对镜奁还晕丹黄。溯来时翠柏阴多,故家乔木感凄凉。
谁醒泛秋轻梦,近荒城一角,夜色茫茫。邀醉清灯,留英残菊,连宵倦客幽窗。旧游可伤,纵再来休管沧桑;更西湖倩影兰桡,那堪思故乡。
 
《浣溪沙·谢家桥小泊待潮(步瓶庐词)》
近现代·屈武
曾忆当年弄海潮,如今痛缺木兰桡。
何时两岸建蓝桥。
岁月不居人易老,河山未一虑难消。
梦回犹忘燕还巢。
 
📖
\
春山女儿臂清切抱人来
爱此晨光好能令梦境开
——近现代·钱仲联《游曾氏虚廓园》
       当年红军艰苦卓绝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打天下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如今我休而不闲徒步上虞山破了一日二万五千步的纪录,并一鼓作气成就了这个美篇……
\
虞山/卧牛山/书山……
       虞山,古称“乌目山”,因状如卧牛又称“卧牛山”。商末周太王次子虞仲(即仲雍)南来建勾吴,被吴人尊为始祖,去世后葬于此,乌目山遂改名“虞山”,但在我眼里,绵延十八里、“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活像一本摊在江南腹(福)地的书,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分布其间、融为一体——“书山”!
 
 
谢谢观赏
(另请欣赏“梦寻江南诗咏虞山”姐妹篇)
春回江南神游虞山
韵语大雅生涯贯注
七抚七弦常聚常熟
 
✍🏻📖✍🏻
\
剑门奇峰
“太湖木”
       一片如太湖石般的“新锐”朽木被我无意而有意发现,也算是此次虞山行的唯一物质收获、新添一峰奇木收藏。亮之又及。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