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品鉴 > 名家讲堂 >
何新:中国书法演变之大势

何新:中国书法演变之大势

时间:2020-03-12 14:14:21 来源: 作者:何新

何新:中国书法演变之大势


  【汉字起源于抽象符号】
 
  关于汉字起源,近代来自西方汉学的一种陈词滥调是起源于象形文字论。颇为流行。但是郭沫若论书法史则曾认为,中国文字并非起源于象形文字,而是起源于抽象的刻画符号。
 
  此说近年被考古发现证实。03年浙江嘉兴平湖良渚文化时期的遗址,距今5000多年,发现的石钺刻符,被命名为庄桥坟遗址契刻文字:

\\

  事实上中国文字没有经历过象形文字阶段。虽然甲骨文、金文中有少数象形符号,但是据古文字学者统计,甲骨文中大部分文字是表意文字和假借读音的符号,甲骨文金文也不是象形文字。
 
  【汉字字体经历有规律之演变】
 
  文字与书法演变,必然循序而进。
 
  从殷商甲骨文的占卜文字演变为西周金文的祭祀文字,又于东周演变为列国贵族交往和公文记录的多种复杂篆书,到秦国统一文字为大篆和小篆,汉代及晋代,文字日常公文化而演变为隶书即吏书。东晋末及北魏的契刻文字中,转变为更加适应手写体的楷体文字和行草文字。汉字的演变历史井然有序。
 
  从出土及存世历代碑拓看,正楷书体(真书)乃是在北魏碑体中演变成型的,至隋代楷书书体方得成熟定型,至于唐代以后则普及而有欧、储、颜、柳诸名帖及碑文为代表作,遂成为通行于世之正楷书体,传用至今也。
 
  汉代以下,隶书又演变为流动书体一脉,于是而有章草出现。但章草与行草不同,在于笔划之起收皆具有隶或篆体笔意,所谓铁画银钩,而行草则完全为楷书笔意,所谓蚕头燕尾也。
 
  有一种传统说法,认为楷书创始者是东汉末年的钟繇。此说无根据。今所见所谓钟繇的作品皆为后人伪造。另外,观察古代字体演变之实证,可知道楷书非某人之个人创造所能成就,而是书法字体长期发展,自然演变之结果。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录之而略示上述汉字演变过程的实证。
 
  甲骨文: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

\

\

甲骨文是抽象表意文字

\


  金文
 

\

  金文字体演变为大篆
 

\

  大篆,即籀文,因其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

春秋·秦·石鼓文
 
  大篆经过系统化整理,演进为李斯体小篆:
 

\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高度追求形式主义齐一性美感的小篆,实际使用中为了增强功能及效率,主要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和速度,演变为隶书。
 
  所谓隶书的涵义,一是徒隶之书,一是刀笔吏之书,契刻或书写在竹木简牍上的文字,即吏书。与小篆相比,隶书趋于笔划的简化,将小篆的圆曲之笔进行了减少,以便书写和契刻。
 
  隶书的特点是契刻性。在形体上也留下较为鲜明的契刻印记。
 

\\\

  自汉代到晋代都是隶书时代,隶书的简括化,过渡为楷书。
 

\

  东晋的《司马芳残碑》,一九五二年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下水道沟工程中,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出土时只有碑石上半,且已裂为三块。残长106厘米,宽98厘米。篆额“汉故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四行、十五字尚清晰。碑阳十六行,中间两行损泐,存一百四十二字。碑阴上部十四行刻属吏名单,下部十八行残不成文,可识者四十一字。碑文与《晋书.宣帝纪》相校,芳的官职、族望以及卒年,与史俱合。
 
  此碑正文的书法,是隶书转向楷书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过渡字体。
 

\

  隶书的整齐化契刻化,演变为魏碑体:
 

\

  隶书的速写有草体之演变:
 

\

  到隋代,魏碑始过渡向楷体。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

\


  楷书笔势之形成,在魏碑体上,已格外明显:
 

\\

  到隋唐之际,真书正楷乃成型,演变而出。

\

隋碑
 
\
唐碑

 
  南北朝时期,隶书的草写出现章草:

\

  帖学出现于隋代,代表作者有智永:
 

\\\

  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是智永的行书作品。但比照字体,可肯定属于同一时代,但并非出于同一人手:

 \

智永千字文帖
 
\
兰亭序帖(局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