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特别推荐 > 名家记叙 >
梅兰芳早期的表演艺术 1

梅兰芳早期的表演艺术 1

时间:2014-04-09 10:18:00 来源:国家京剧院 作者:

梅兰芳早期的表演艺术 1

  演讲人:傅谨

简介:

   1956年生,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 剧与美学研究。著有《艺术美学讲演录》、《中国戏剧》、《温岭戏班》等作品,已发表《文化体制改革与戏剧未来》、《中国戏曲的现代转身》等论文。

演讲人的话:

   20世纪中国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传统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相对来说,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 方对我们的了解。在社会领域不太一样的是,京剧在整个西方的影响还是大一些,尽管在国内不一定是这样,我们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些人觉得昆曲很好,有些人 觉得越剧很好,但要谈到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知名度,京剧可能远远超过其他剧种。

  京剧领域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在海外最有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当然是梅兰芳先生,所以就给大家来讲讲梅兰芳早期的表演艺术。

阅读提示:

   梅兰芳饰演过《玉堂春》中的苏三、《彩楼配》中的王宝钏,也饰演过刀马旦的行当,他戏路很宽,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学,并且他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所以 我们后来说梅兰芳的特点是什么?中正平和。中正平和就是梅兰芳的艺术最简单的特点,其实也包括他在各个小行当之间寻找到的那条路。

梨园世家与后天努力

   梅兰芳于1894年出生,明年就是他120岁的诞辰,所以明年在北京一定会召开庆祝梅兰芳诞辰120岁的纪念大会。他是江苏泰州人,尽管他在年轻时并没 有回过他的家乡。他是1894年10月22日在北京出生的,在北京长大也是在北京成名,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北京,他和北京这个城市关系非常密 切,此外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南方生活。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可是他的人生并没有什么让人羡慕的。他4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了,12岁的时候母亲也过世了。梅 兰芳在父亲过世后就被过继给他的伯父,他的伯父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琴师,叫梅雨田。

   其实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在同治年间就是非常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据说长得很胖,所以江湖人称他为胖巧玲,我们后来见过他的图片,看起来 确实是稍微胖一点点,当然对于演员来说他其实不是胖一点点,是很胖。梅巧玲也饰演过很多戏剧人物,他饰演萧太后这样的角色,胖一点没关系,除饰演萧太后这 样丰韵的成年女子角色以外,他还饰演一些小姑娘之类的角色。大家能想象这样一个长得胖乎乎的人怎样演小姑娘吗?他就能做到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梅兰芳在晚年 时候其实也有点发福了,从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看是长得玉树临风,其实他中年以后开始有点胖。我不知道这样的表演艺术家扮演青春年少的少女走上舞台的时候带 给大家的是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时大部分人对他刚上舞台的形象不见得能接受,但是很快能被他带进情节当中去。因为被他的表演所征服,观众真的从心里认同, 这是一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忘了这个人有那么胖,那么高,是个老爷们儿。

   梅家从几代以来一直维持着很好的家风。我们跟梅家的后人有过很多的接触,从来听不到梅家的后人有什么是非。大家知道艺术界的人有时互相之间矛盾会比较多 一点,但是你不会从梅家后人那里听到什么闲言碎语。大部分流言就是唱戏出身,也许唱戏唱得太成功就会转换跑道。但是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那是例外中的例 外。如今琴师都是学戏出身,就像我们很多舞蹈导演是跳舞出身一样,但是梅雨田是个例外,因为不适合学戏就一直拉琴。其实电影《梅兰芳》里面有梅雨田的一点 镜头,闪现出其戴着纸枷锁的形象,那是虚构的,只能当电影看。

   梅兰芳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1904年,在北京的广和楼。在这之前他就跟老师学戏。你从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中完全看不出他将来有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表演艺 术家,完全看不出他有这个资质。而且我真的告诉大家,梅兰芳从小就不算是一个聪明的人,梅兰芳是一个笨孩子。你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差不多就可以看出来,从他 的眉宇之间看不出聪明气来,他的师父教他戏的时候就曾跟他说,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所以你就不是演戏的料。

   梅兰芳是一个笨孩子,所以他就不会应酬,他就不会跟别人甜言蜜语、撒撒娇什么的,所以就不会有人喜欢他。别人是从小学戏就透,他很难听明白,又得不到别 人的恩宠,但是他就成为表演艺术家了。为什么?因为他需要比其他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别人比较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聪明人未见得都成功,是 因为聪明人太容易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所以他就不会像笨人一样去努力。梅兰芳人长得憨厚,又不灵巧,也不聪明,所以他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努力去学戏,去刻 苦地练功,这个刻苦练功、学戏就是他后半生的本钱。聪明的人前半生过得很容易,后半生就没了。我们知道很多表演艺术家需要硬功,你小时候努力付出,看起来 是在吃苦,但是10年以后、20年以后你吃的这些苦都能得到回报。所以我觉得,梅兰芳小时候没人喜欢他,就只好去吃苦,只好去努力。

   梅兰芳有一个表哥叫王慧芳,两人一起学戏,表哥很容易就学会了,他就很难学会。表哥很聪明很灵巧,大家都很喜欢他,不喜欢梅兰芳,于是梅兰芳就养成了他 的自强。梅兰芳一直就是内敛的性格,他就不是很活泼的性格,所有这些东西都跟他后来的艺术成就有关系,都跟他成为大师有关系。也就是说,梅兰芳后来成为大 师,跟他的童年经历、性格都有关系,我觉得少一点都不行。梅兰芳和他的表哥王慧芳两人刚刚出道的时候,梨园界有个美誉叫“兰蕙齐芳”,觉得这俩小孩都不 错,戏都不错,但是王慧芳从来就比梅兰芳得宠得多,但是到了现在,王慧芳又到哪去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王慧芳确实比梅兰芳红得多,但是没有后劲,因为聪明。 所以说上帝不一定都眷顾聪明人,他给了你聪明,也许就把你的未来带走了。让你笨一点点,但是他也许会许诺给你,你只要努力,就会有很美好的未来。

初出茅庐从配演到主演

   梅兰芳搭科班其实跟他的这种不够聪明也有一定关系,他搭科班学艺就需要挣钱。喜连成(也就是后来的富连成)是当时北京城最好的一个科班。科班是私人办 的,当时没有国家的艺术教育,比如学校,我们可以在缴学费后,不用考虑别的问题,只需要学习就行了,只需要练功就行了。但是科班不是这样,科班是私人办 的,没有政府拨钱,而且科班都不收学费,没有人会缴学费进科班。那么科班怎样生存?科班的老板肯定热爱京剧艺术,办科班除了喜欢艺术外,肯定还有赢利的想 法,所以所有科班的学徒都是学戏半年以后就开始演出,这在一个人的艺术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个小孩在学了半年“最基本”的基本功之后就开始上台 表演了,于是他一面练功、一面学戏、一面演出,他的舞台经验和学习经验是齐头并进的,等到三五年后他已经舞台经验非常丰富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把练功、学习 跟演出分开了,其实并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当然这是另外的问题。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小孩子演戏谁来看?如果只是刚学艺半年的小孩子演戏,你会去看吗?当然不会去看。于是老板就会从科班找一些和小孩子年龄差不多,但是 已经有一点点名气、已经有一点点影响的人。梅兰芳就是以这样的身份进了科班。在相关资料中我们看到,有人说梅兰芳的名字是进入科班后老板给他取的,这基本 是靠不住的说法,因为这个说法完全是文学化的东西。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如果有文学性的描述,会比较容易看得进去,但是文学性的描述几乎都夸乎想象,会乱 写。文学和历史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做文学的人乱写不是一个大问题,有时还能彰显出他的才华,而对于做历史的人来说,乱写是罪孽,是在胡说八道,把真相遮 蔽了。

   梅兰芳真正成名是在1911年。当时北京各个剧院举榜,梅兰芳都已经排在前三。我们可以看到,十六七岁的梅兰芳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在京城就开 始有名气了。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不如他的表哥王慧芳,梅兰芳真正在艺术上产生重要的影响,是1913年到上海的演出。1913年是梅兰芳艺术成长过程中关 键的一年,也是决定性的一年。我们前面看到他在京城举榜中已经排到前三,在同龄的孩子里面他已经属于比较优秀的一个演员,但是那个时候离我们后来所知道的 他作为表演艺术家的影响还非常遥远。

   京剧在清中叶开始诞生兴盛,在1840年差不多已经开始成型了,并且在很短的几十年内便传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知道并了解京城有个京剧,好得不得 了。其实那个时代各地都有自己地方的剧种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艺术、各种各样的曲艺,但是京剧名声在外,大家也渐渐知道京剧,而聪明的上海人抓住这个机会,在 上海建成专门出演京剧的戏院。于是京剧在上海得到蓬勃发展,市场化程度远远超过北京。

   上海是一个很聪明的城市,北京人演的京剧,上海人靠它来挣钱。在清末的时候上海的京剧市场发育得已经非常成熟,已经有很多场子在专门演京剧,而且京剧已 经在上海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艺术样式。最初的时候上海只是针对其名而不是针对其实,会请南方的一些昆剧演员演京剧,后来看市场反响很好,就从北京邀请著名 的艺术家到上海演出,还给出很高的报酬,这个报酬有多高呢?就以北京城当时最著名的艺术家谭鑫培先生为例,众所周知当时宫廷很喜欢他演的戏,谭鑫培当之无 愧是京城的NO.1(即第一名,编者注),每次他在宫里演出都能得到三五十两银子的赏赐,这在京城可谓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数字。其实慈禧太后最初的赏赐也不 过几两银子,但自从庚子事件以后,心态就变了,出手开始大方起来,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慈禧太后末世的这种心态已然表露无遗。但是上海人开的价要比慈禧太后 高出好几倍。上海人请谭鑫培演出一个月,谭鑫培就能拿到八千到一万两千两银子,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那么上海人为什么会给他这么多钱?因为挣钱,名角演出 可以给剧院挣来更多的钱。京城这些名角有市场号召力,所以上海老板就不惜花大价钱去请。

   1913年梅兰芳被请去上海演出,但是梅兰芳去那里,并不是别人专门邀请梅兰芳,而是来邀请王凤卿,即梅兰芳的老师王瑶卿的弟弟,大家都叫他凤二爷,因 为家里排行老二。王凤卿后来和梅兰芳几乎合作一生。1913年的时候,王凤卿在京城已经有点名气。上海人请王凤卿到上海演出,一般的龙套演员剧院那边就可 以解决,但是主要的配演还要自己带。于是王凤卿就带上刚刚有点名气的梅兰芳。上海老板给他们多少钱呢?给王凤卿五千两银子,给梅兰芳三千五百两银子。梅兰 芳作为一个小孩,一个月能得到三千五百两银子已经很了不得了是不是?梅兰芳跟王凤卿在上海一起演完一期后,精明的上海人就看到了梅兰芳的价值,邀请他们留 下来再演一期。这一期反过来,请梅兰芳主演,并给梅兰芳六千两银子,王凤卿就担起梅兰芳的配演。我想这个时候梅兰芳已经是上海人喜欢的那种模样,我们看他 当时的照片真的是演旦角的,真的是一位“美少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