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培训 > 教育指导 >
包浆知识的运用

包浆知识的运用

时间:2018-05-11 13:54:31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天南地北之子

自从写了点关于包浆的探讨,得到不少藏友关注,因此想再狗尾续貂,说说知道了包浆的来龙去脉后到底有什么实际用途。

    首先一点据我知道目前瓷器鉴定机构把拉曼激光法,又叫羟基测定法(因瓷器包浆生成物中含氢氧根)认定为是无损鉴定瓷器中唯一最可靠的办法,而且作伪者无空子可钻,其原因就是几百年以上的的包浆是无法伪造的。关于这一点还有待于实践进一步证明,因为这个鉴定办法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能否积累起足够真实到代的器物的测试数据,建立起一个供比对的样本库。以明清瓷器来说弄个几十件、几百件都没问题。但其中一些名品恐怕也有问题,如永乐甜白釉、宣德五彩、成化斗彩。因为这些名品存世数量太少。到元青花更有问题,掌握着话语权的体制内收藏部门自己也没有几件,且小心珍藏决不会轻易拿出来用于数据收集。宋代的官窑、哥窑、汝窑体制内的存量都不是很多,所以样本库的建立是有困难的。但我想倘使有这个设备的机构,向社会敞开,民间收藏家手里的东西不知有多少,如果能免费或以成本费为大家做鉴定,那么这个样本库的建立就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反过来当大家认识到这个鉴定确实是正确的,确实有用,那个时候做这样的鉴定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合理的。收藏者不想要一张含含糊糊的鉴定证书,要的是能明确断代的承担责任的鉴定证书。我乐观的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

    其次,我的博文基本证明了绝大部分老的收藏品上都有包浆存在,那么我们在收藏器物的时候应该着重于对包浆的观察。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条:

1、凡瓷器有包浆者表面光泽必为亚光。

2、凡玉器、青铜器及其他一些器物有包浆者其光泽必得到增强。

3、凡真正的包浆均是时间的杰作,因此其生成的位置并不局限于表面,即使在不易触摸到的凹下处、隐蔽处也有包浆存在。如果注意到这些位置也有包浆,那么其为真品的可能性就有把握了。

4、真正的包浆不能轻易除去,因此对老器物完全可以进行必要的整洁工作。有真正包浆的器物常常在除去表面污垢后更能呈现出宝光。反过来如果一做清洁就能去除的必然不是真正的包浆。所以地摊上那些脏兮兮的器物倘若你看上了,一定要求对方让你在局部清洁一下。这时你才能真正把握。

    但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在对藏品做清洁工作时千万不要用酸、碱较强的洗液。在这一点上我有惨痛的教训,一个宋代汝窑出香,第一次用温水洗清洁后包浆明显,光泽柔和。后来我不知怎么搞的,又用一种洁瓷精再洗一次,结果坏了,瓷器立马变得铮亮。当时我还没有完全明白其中的缘故,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使用的洁瓷精有很强的酸性,它把瓷器表面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包浆一下子全部给溶解掉了。(酸与硅凝胶起分解反应)所以我现在清洁藏品一般均用温水,偶尔用一点儿童用的香皂,即使这样也要快速冲洗。

5、包浆给人的感受我前面已说过不仅仅局限于光泽的改善,还会产生许多衍生品,如光团、彩光等,还有一点我以前没有说过的(恕我本来想留一手),那就是凡有包浆者,特别是年份长久包浆很厚的,你用手去搓摸会产生粘手的感觉,似乎器物表面有胶水一样。这一点瓷器上有,玉器上也有。漆器和木器上也有。注意这种粘手的感觉不同于和田白玉的油脂感。和田白玉的油脂感摸上去会越来越滑,而包浆的粘手感不会变滑,始终是粘粘的。这种感觉也不会因为你的清洁或擦拭而去除。当然这种粘手的感觉并不令人讨厌,因为也只不过刚刚能让你感受到罢了。关于这一点请各位回去试试。

    最后贴一张图,也许有些朋友凭照片看不明白这是什么材质的东东,我告诉大家这就是所谓的南阳翡翠,也就是河南独山玉。它的颜色偏蓝,而且质地也没有缅甸翡翠纯净。但是这种南阳翡翠在中国玉器制作中历史很悠久,,“殷墟”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制品。据南阳县黄山出土的文物“南阳玉玉铲”考证,应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余年。我这块东西也有点年头了,其风格疑是汉代。这块玉周边和背部受沁,是石灰沁。表面包浆润泽,宝光柔柔,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毕竟是古物。此件是出土器,造型为一神主,同时出土的还有用同样材料雕制的太监、宫女和乐工。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