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品鉴 > 名家讲堂 >
版本类型

版本类型

时间:2013-05-25 09:08:00 来源:转载 作者:名家艺术

这里主要讲纸本,甲骨、金、石、竹木、帛书以及电子版这些特殊材料的本子暂不过多涉及。较古的材料流传太少,很少有异本。最新材料虽然开发得多,但好的版本不多,而且与纸质的版本在鉴别上也有一定差距,今后应当会有专门的鉴定分类方法。纸 本文献的版本类型:
(一)写本,又叫抄本。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固然都是写本。印刷术发明的早期,仍以写本居多。宋以来,印刷术普及了,写本才逐步减少,但其绝对数量仍然相当大,只是就写本与印本的比例而言,写本少,印本多。在印刷术高度普及的明清及近代,写本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部头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就只有写本,没有 财力刻印这么大的书。这一时期著名的藏书家都极重视抄本。傅增湘《审阅德化李氏藏 书说帖》:"旧钞本,此类包孕最富,名称至繁。分别而言,有名人手写本,如钱磬室、 柳大中、王乃昭、金耿庵、吴枚庵等;有精影宋元本,如毛子晋、钱遵王、席玉鉴(泽 逊按:席鉴,字玉照,此当作席玉照)、汪阆源等;有明清藏家传录本,如自天一阁、 抱经楼、鉏经堂,以至艺风堂等;有四库馆底本,有原进馆钞以及传写诸本。诸书咸有 名家印记,旧人题识,流传有绪可寻,足以据为校勘之资。而其中更多名人遗著手稿, 未经刊行者,为前贤精神所寄,尤为瑰宝。"(《藏园群书题记》附录)写本一般又分为 :1、手稿本,作者亲笔所写,往往多勾改涂乙。2、清稿本,有作者亲手誊写的,但大 都是请人誊清,但往往经作者校过,有少量添改,添改为作者手迹,这种清稿本往往有作者印鉴。3、抄稿本,从稿本直接过录,仅次于稿本,一般根据抄者跋语来定。4、影抄本,即照底本影摹的本子。《天禄琳琅书目》卷四《周易辑闻》:"明之琴川毛晋,藏 书富有,所贮宋本最多。其有世所罕见而藏诸他氏不能购者,则选善手以佳纸墨影钞之,与刊本无异,名曰影宋抄。于是一时好事家皆争仿效,以资鉴赏,而宋椠之无存者, 赖以传之不朽。"又《金壶记》条:"影钞纸白如雪,墨色不尚浓厚,取其匀净,几与刊本摹印无异。"钱曾《读书敏求记•考古图》:"此系北宋镂板,予得之梁溪顾修远,洵缥囊中异物也。后为季沧苇借去,屡索不还,耿耿挂胸臆者数年。沧苇殁,此书归之徐健庵,予复从健庵借来,躬自摹写。其图象命良工绘画,不失毫发。楮墨更精于椠本, 阅之沾沾自喜。"可见,好的影抄往往不爽毫发,副近原本。但近人称为影宋抄本、影元抄本的,往往只是照其行款版式过录,字体与底本颇有差距,我们不要一听说是影抄即认为象毛氏、钱氏那样"不失毫发"。5、抄本,即一般手写本,其中往往有特别罕传的书籍,尤其是著名藏书家如明代祁承W淡生堂、毛晋汲古阁、清代钱曾述古堂、赵昱小山堂 、鲍廷博知不足斋、彭元瑞知圣道斋、黄丕烈士礼居、刘喜海味经书屋、近代刘承幹嘉业堂等的钞本,往往用自家专门钞书格纸,版心或栏外印有堂号,书中常常有校,有抄书题记,钤有印记,这种所谓名家抄本大都属于稀见之物,应格外重视。从纸格的颜色,人们往往称红格抄本、蓝格抄本、黑格抄本,或称朱丝栏、乌丝栏。一般说,明人多 蓝格,清从多红格、黑格。
(二)刻本。从时代早晚看,有唐五代刻本、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从刻书地域看,南宋有四川地区刻蜀本、浙江地区刻浙本、福建地
区刻建本(或叫闽本)。金、元时期有山西临汾刻的平水本等。从出资者来看,有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从刊刻先后看,有初刻本、重刻本、覆刻本(又叫影刻本)等。 从刷印早晚看,有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增修本、三朝本、递修本等名目。从墨色看,又有蓝印本、朱印本、墨印本。蓝印、朱印多是刷印校样,大抵明人多蓝印,清人多朱印。从开版大小看,开版小的又叫巾箱本(或袖珍本)。从版式看,有黑口本、白口本。从行款看,又有十行本、八行本等。从字体大小看,又有大字本、小字本。这些基本上都属于刻本范围内的概念,分类角度不同,也就造成名目繁多。
(三)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经过多版次印刷而成的版本。过去多用刻板的方法,每一页上需要几种颜色,就刻几块版,每版刷印一色,合之即成多色印刷品
。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元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折装,经文朱印,注文墨印,经专家研究,是"在同一版上先后刷印双色,虽与明末闵、凌二家分版套印稍异,仍可视为套印本之滥觞"(《满目琳琅: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特藏》第117页)。套印本最富盛名的仍是明后期吴兴闵齐伋、凌濛初两家印本,两家之中又以闵氏为代表,所以世称"闵本" 。《四库全书总目•六书通》:"齐伋字寓五,乌程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版,谓之闵本者,多其所刻。"套印本中用不同颜色印刷的大都是评注和圈点,醒目美观。套印也有用活字版印刷的,清乾隆时内府曾用五色套印过《御选唐宋诗醇》,传世不稀。大约在咸丰时期,该书又出现过用木活字五色套印的本子,排印整饬,颇为罕见。1989年6月我曾在南京书摊购得残帙二册,后以一册赠给罗琳先生,另一册仍留寒斋,作为教学实物。
(四)饾版与拱花印本。《中国版刻图录》明崇祯胡正言辑刻彩色套印《十竹斋笺谱》条:"此书各图均彩色套印,采用饾板与拱花二法。饾板即将画稿,按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各刻一板,以次套印,有至十多次者。后此《芥子园画传》、《百花诗笺谱》、《北平笺谱》,均用此法。拱花即现今印刷术中之凸版,将纸压在板上,花纹就凸现在纸上,书中鸟类羽毛,流水行云,多用此法。此书在世界印刷史上开一新纪元,影响深远,出其他画谱上。"胡正言还刻印了《十竹斋画谱》,亦用饾版与拱花法,赵万里称:"精丽无比,与《笺谱》可称双绝。"
(五)活字本。雕版印刷属于整版印刷,一页一块版。活字则不同,每个字一个字模,制版时用一块底盘,把活字一个个检出排上,然后压平固定,即可刷印,印完拆板
,字模可再排他版,经济方便。《梦溪笔谈》卷十八:"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这是北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毕昇发明胶泥活字的十分完整具体的记录,事属亲见,无容置疑,这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大发明。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及其印刷品未见流传。在敦煌及黑水城遗址,曾发现西夏文活字印刷物,据专家研究为西夏中后期印刷品,在毕昇发明活字后约一个世纪,是今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另在敦煌石窟发现有回鹘文(约公元9-15世纪使用)木活字一千多枚,是今存最早的活字实物,据专家研究距今有八百年历史(参史金波、雅森•吾守尔《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在内地,留存下来的铜活字和木活字本都是明代印刷物,其中明弘治三年(1490)无锡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会通馆校正诸臣奏议》时代较早。清代雍正间曾以铜活字印大部头的《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以木活字(雅称"聚珍版")印《武英殿聚珍版书》,都是有名的活字本。清代的家谱有不少活字本,我曾在徽州买到一部乾隆四十五年木活字印《新安吴氏家谱》(残存三册),象许多活字家谱一样,开版阔大。《中国家谱综合目录》未著录,当是稀见之物。鉴定活字本,一般看版框四角有无裂缝,因为活版版框是拼起来的。但《武英殿聚珍版书》版框无缝,其框是整的。另看摆字有无歪斜,上面说的《新安吴氏家谱》有几个字就躺倒了,显然是活字,但前面说的《唐宋诗醇》则未见摆字歪斜者,版面特别整齐,只是版框四角有缝。第三就是活字版面毕竟不平,墨有浓淡差别。第四是活字本上下字之间笔划不会交叉,而雕版印刷则不免有交叉现象。活字本据其质地可分为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锡活字等。清代后期,西方铅字传入我国,后逐步取代了传统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木活字、铜活字印刷,而西方铅活字原本是我国泥活字、木活字传入西方之后的演变物。
(六)石印本,用石材制版印刷的书本。其方法是:用富于胶着性的药墨,直接描绘字画于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面上;也可写原稿于特制的药纸上,待稍干后,将药纸覆
铺于石面,强力压之,揭去药纸。印刷前,先用水拂拭石面,其字画因系油质,不沾水,余处则沾水,趁水未干,滚上油墨,凡石版沾水处均不沾油墨,其字画则均沾油墨, 然后铺纸刷印,即成一页。(参《文献学辞典》瞿冕良撰《石印本》条)
(七)珂罗版印本,属于影印本。其法以厚磨砂玻璃版,涂上硅酸钠溶液,用水洗净。干后再涂以珂罗丁和重铬酸钾混合液,以无网阴图底片覆盖并使曝光,底片形象即
留在版上。刷印时先用水浸版,拂去湿气,再滚上墨,铺纸印刷,即得一页。(同上《珂罗版印本》条)石印法也可用来影印,《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石印本 。《中国版刻图录》是珂罗版印本,比较精致。石印和珂罗版印刷术都是外来技术。
(八)批校本、题跋本。写本或印本,经过读书人批注、校勘或加写题跋,就成为批校、题跋本。名家批校、题跋本一向受藏书家重视。批校本,如清初何焯批校,清中
叶吴骞、黄丕烈、卢文弨、顾广圻批校,清后期至民国间缪荃孙、傅增湘、王国维批校 ,均极名贵。题跋,如钱谦益、王士禛、朱彝尊、黄丕烈、叶德辉、傅增湘、郑振铎等,均极受重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