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合作仪式在沪签署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培训 > 教育指导 >
古陶瓷藏品森林鉴定手记

古陶瓷藏品森林鉴定手记

时间:2013-05-17 09:59:00 来源:转载 作者:转载

    主持卢湾区收藏协会古陶瓷沙龙已有时日,每次都有不少会员和古陶瓷爱好者踊跃参加。藏友带来的藏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在活动中,藏友们常常都会有发现“真和美”的欣喜、满足,也有知晓买了“假和劣”的遗憾。与会者在祥和的、融洽的、热烈的氛围中相互交流、切磋、鉴赏藏品,充分体现了协会倡导的“健康收藏、快乐收藏、文化收藏、和谐收藏”理念。古陶瓷收藏圈子里有着太多的误区和陷阱,有着太多的诱惑和贪念,这极大地损伤了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热情、阻碍了收藏品市场的发展。不少人说:古玩领域的水很深啊!其实,只要你练好水性、摸清水路,你就能在收藏的大海中畅游,享受收藏过程的乐趣,享受传统文化的滋润。基于责任和义务,笔者想把沙龙鉴赏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记录下来,并略作评论,以期和同好们进一步切磋、交流。
    天气特好, 一派春光明媚的气象,所以来沙龙的人特多,藏友带来的藏品也多。递上的藏品通常都是真赝相间、精粗不一,只是佳品少见。有一件藏品,值得记录在案。一位藏友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只醒目的青瓷龟形器,大约长10公分,宽7公分,高2公分,此龟弓背平腹,扬首收尾,背脊上、首尾之间饰带状双弦纹,背顶中间装有一高约8毫米、直径15毫米的圆柱形口,身体两侧各二爪,一头一尾,头高昂,尾低垂,尾下有一孔,腹底成圈足状,釉色青中泛黄。此器粗看俨然是越窑青瓷的器物,但器形颇为怪异,从未见过,水注乎?油灯乎?众人一时莫辨。据藏友自叙,此件藏品购入已有五年多,且价格不菲,时常把玩,但五年多来,再没有再见过类似的器物,也未见诸于图录和报端,不免暗自有一丝疑惑。晚唐、五代是越窑产品的鼎盛期,赫赫有名的秘色瓷就是此时的极品。塑造动物形的器物存世量稀少,难道此件是绝品?
    笔者将此器拿在手中细察, 第一感觉是有臆造的味道。据笔者的经验, 陶瓷的欣赏与品鉴,第一是看器形。尤其是古陶瓷,不同的时代、窑口和原料,其产品的特征和风格不同,既循序渐进、传承发展, 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古人讲究出处和家传亲授,不会乱来,也不会一成不变,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有特例,但特例不是主流)。大凡鉴定,先要过器形这一关,最后做综合分析,重要的是:要在头脑中建立时代、窑口、工艺等各种资料的数据库。面对一件器物,你才能够检索、对照、比较、归纳、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知识的积淀、经验的积累,才是你厚积薄发、灵感勃涌的基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